地名:董村村 | 隸屬:卿頭鎮 |
區劃代碼:140881101218 | 代碼前6位:1408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名萬歲里。后因系唐朝名臣董晉故里,更名為董村。
基本介紹:
董村村位于卿頭鎮最南端,南靠于鄉鎮,東臨鹽湖區,全村共有675戶,總人口2320人,共有11個居民小組,黨員共有68人,4個黨小組。村級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發展多種經營,耕地面積4980畝,其中小麥面積4500畝,棉花面積400畝,經濟林80畝。近年來,我村在黨的惠民政策的正確引導下,充分依托現有資源,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推進我們董村經濟發展。我們村以專業合作社為中心,積極從土地產業調整,土地流轉,政策支持等方面為合作社排憂解難,帶動全村從單一的一家一戶經濟模式向規模化產業化方面過度,提高抗拒市場風險能力,推動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使我們董村經濟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董村村與王杜村、圪塔營村、朱小張村、杜家營村、關家莊村、東社村、千戶營村、張坊村、伍塚村、王村村、胥村村、曾家營村、麻村村、永喜莊村相鄰。
文化旅游:
董村戲臺時代:元建清修地址:永濟市卿頭鎮董村戲臺創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嘉慶二十年(1819年)兩次重修。戲臺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下有石砌臺階
歷史沿革:
民國屬虞鄉縣二區董村治村。
1947年9月劃歸解縣。
1950年復歸虞鄉,屬一區。
1953年屬一區董村鄉。
1954年并入解虞縣。
1958年并入運城縣,屬虞鄉人民公社董村管理區。
1961年,設立董村生產大隊,屬董村公社。
1984年,撤銷董村生產大隊,設立杜董村民委員會,屬董村鄉。
2001年撤董村鄉并入卿頭鎮。
周邊相關:
董村村附近有董村戲臺、普救寺、五老峰國家風景名勝區、鸛雀樓、神潭大峽谷、堯王臺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永濟大櫻桃、永濟蘆筍、蒲州青柿、老勁子麻花、任陽鄉柿餅、任陽紅棗等特產,有蒲州梆子、惠暢土布制作技藝、桑羅酒制作技藝、永濟飛獅、張營小米醋釀造技藝、運城關公信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卿頭鎮·董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