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坊村 | 隸屬:卿頭鎮 |
區劃代碼:140881101225 | 代碼前6位:1408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M |
長途區號:0359 | 郵政編碼:04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原名青龍鎮,唐初張玄素在朝任宰相,死后家鄉建立大牌坊,以示旌表,故名張坊村。
張玄素(?—664年),本名張樸,字玄素,蒲州虞鄉(今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人。隋唐時期大臣。 張玄素初仕于隋朝,為景城縣(今河北滄州市西景城)戶曹。隋末天下大亂,群雄蜂起,活動于今河北地區的竇建德攻陷景城。將張玄素逮捕,準備殺死。這…… 張玄素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張坊村位于卿頭鎮西南部,西面距王村200米,東與西衛村相連,南距于鄉鎮清華村村1100米,北距橋上村3公里。距永濟市25公里,運城市32公里,卿頭鎮政府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董麻路公路靠村而過,是村的必經之路。
全村所轄耕地面積2560畝,人均占有田:2.01畝。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水資源豐富,所有的農田都可以大水漫灌。到目前為止,林木面積達1129畝。
全村只有1個自然村,423戶1393人,農業人口1375人,非農業人口18人。都是漢族。大專文化程度7人,中專文化程度10人,高中文化程度35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總人數的80%以上。主要從事農業和第三產業為主。從
歷史沿革:
民國屬虞鄉縣二區。
1947-1949年并入永虞縣。
1950年復歸虞鄉縣,屬一區。
1953年屬一區王村鄉。
1954年并入解虞縣。
1958年并入運城縣,屬虞鄉人民公社王村管理區。
1961年,設立張坊生產大隊,屬董村公社。
1984年,撤銷張坊生產大隊,設立張坊村民委員會,屬董村鄉。
2001年撤董村鄉并入卿頭鎮。
2020年3月16日,依據永政函[2020]5號,西衛村并入張坊村,新村名為張坊村。
周邊相關:
張坊村附近有普救寺、五老峰國家風景名勝區、鸛雀樓、神潭大峽谷、堯王臺景區、雪花山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永濟大櫻桃、永濟蘆筍、蒲州青柿、老勁子麻花、任陽鄉柿餅、任陽紅棗等特產,有蒲州梆子、惠暢土布制作技藝、桑羅酒制作技藝、永濟飛獅、張營小米醋釀造技藝、運城關公信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卿頭鎮·張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