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大林村 | 隸屬:大林鄉 |
區劃代碼:140981205200 | 代碼前6位:1409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H |
長途區號:0350 | 郵政編碼:034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該村元代時稱萬家莊,明初因戰亂被焚成廢墟,后此地林木叢生,重建村后,取名大林。隨著人丁興旺,分為上、下、南三個村落,該村居東,東為下,名下大林。又因村分為東西南三部分,以東為下,故名。
基本介紹:
下大林村位于原平市正北偏西,東臨108線和同蒲鐵路,南至陽武河畔,素有18村水地之美稱,民國年間常囚施水爭執打架,現存有崞縣縣長處理爭水事件碑記。全村2100余人,耕地5800余畝,土地平坦肥沃,陽武流金養育了村人,歷來為鄉政府、人民公社所在地,是大林鄉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古老前輩將下大林村分為:西街、東街、牌門街、前街、王家街、后口、六條街,即東街有規模宏大的老爺廟(關公廟),翠柏成行神像逼真,西街有東寺廟,建筑宏偉,原有古戲臺三座,前街有名不虛傳的二郎廟,現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門前大石獅一對,大槐樹左右各一株,院中央建有高高聳起的特色木結構寶廈,側殿各具特色,神像逼真,千姿百態,
文化旅游:
二郎廟,位于原平市大林鄉下大林村中。坐西朝東,東西長40米,南北寬37米,占地面積148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詳。據梁架及殘碑記載,明嘉靖(1522-1566)、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乾
歷史沿革:
解放后該村稱行政村。
1958年公社化后,改為生產大隊。
1984年因政社分設,更名為下大林村委會。
周邊相關:
下大林村附近有原平二郎廟、天涯山、大龍門牡丹山莊景區、原平滹沱河水利風景區、野莊古村景區、原平市五峰山等旅游景點,有原平紫皮大蒜、原平梨、油梨、同川酥梨、崞陽麻葉、小東門胡芹等特產,有麻紙制作技藝、原平炕圍畫、云岡大鑼鼓、原平鳳秧歌、五臺山佛樂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大林鄉·下大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