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陽武一村 | 隸屬:大牛店鎮 |
區劃代碼:140981103212 | 代碼前6位:14098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H |
長途區號:0350 | 郵政編碼:03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古時,有一牧羊人叫李陽武。每天河邊放羊。一天,有南方夷人持罐在河邊汲水,佚河水干涸,李陽武見狀奪其罐將水倒入河中,河水復流。為紀念李陽武,立村得名陽武村。后人丁興旺分為兩村,改村以順序得名陽武一村。
基本介紹:
陽武一村位于原平市城西北12公里處,地處半丘陵區,居陽武河畔,民間流傳“李陽武取水”的故事,故名“陽武村”。
改革開放以后,陽武一村已發展為大牛店鎮的經濟大村,各項工作均名列前茅。全村有508戶,1865人,耕地2140畝,其中經濟作物近200畝,以農為主,養殖業、運輸業并存,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908萬元,人均純收入4568元。
近年來,兩委干部在黨的正確方針、政策引導下,帶領群眾進一步加強了陣地建設,并配備了文化活動室和黨員遠程教育系統,在豐富了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為黨員接受教育和獲取致富信息提供了有力的幫助。多次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及省部屬各單位授予省級文明村、先進黨支部、優
文化旅游:
朱氏牌樓主坊,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鎮陽武一村中,據牌樓題記始建于清咸豐五年(1855),主坊位于村中,坐東朝西,四柱三樓重檐歇山頂,長15米,高10.54米,建于高0.94米的束腰須彌座上,束腰
武訪疇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樓,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鎮陽武一村南約50米處。坐北朝南,通高7.35米。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武訪疇,生卒年月不詳,號芝田,崞縣(今原平市)蘆家莊人。清道光十
歷史沿革:
解放后稱陽武行政村。
1962年改為陽武一大隊,1984年因政社分設更名為陽武一村村委會至今。
周邊相關:
陽武一村附近有朱氏牌樓主坊、武訪疇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樓、天涯山、大龍門牡丹山莊景區、原平滹沱河水利風景區、野莊古村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原平紫皮大蒜、原平梨、油梨、同川酥梨、崞陽麻葉、小東門胡芹等特產,有麻紙制作技藝、原平炕圍畫、云岡大鑼鼓、原平鳳秧歌、五臺山佛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