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榆社縣 | 隸屬:晉中市 |
區劃代碼:140721 | 代碼前6位:140721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晉K |
長途區號:0354 | 郵政編碼:030600 |
轄區面積:約17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17萬人 |
人口密度:約6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4個鎮、3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箕城鎮 | 2.88萬人 | 283km2 | 箕城鎮地處縣政府所屬駐地,2001年由原城關鎮、銀郊鄉、東匯鄉合并而成。全鎮總面積283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21個自然村),總戶數12275戶…[詳細] |
云簇鎮 | 1.09萬人 | 188km2 | 云簇鎮位于榆社縣西部,距縣城20公里,國土面積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915畝。全鎮現有22個行政村(原有33個村,其中有8個村并入云簇村,有2個…[詳細] |
郝北鎮 | 2.53萬人 | 361.59km2 | 郝北鎮位于榆社縣城南16公里處,太長高速公路、太焦鐵路和榆洪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2021年2月,原講堂鄉、嵐峪鄉合并到郝北鎮,現鎮域…[詳細] |
社城鎮 | 8660人 | 312km2 | 社城鎮位于榆社縣北部,太行山西麓,是濁漳河發源地,距縣城15公里。全鎮總面積312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共有3510戶,8060人,包含貧困戶14…[詳細] |
河峪鄉 | 1.31萬人 | 224km2 | 河峪鄉位于縣城西部20公里處,地處全省“五湖開發戰略”之一的云竹湖上游,國土面積224平方公里。全鄉下轄24個行政村、12個自然村,4822戶,130…[詳細] |
北寨鄉 | 3100人 | 208km2 | 一、基本情況
北寨鄉位于榆社縣城北17公里處,全鄉共轄25個行政村,2768戶,9271口人,勞動力4026人,人均純收入2667元。榆北公路縱…[詳細] |
西馬鄉 | 5100人 | 196km2 | 西馬鄉地處縣城西北10公里處,濁漳河縱貫全鄉南北,東鄰北寨鄉,南接箕城鎮,西與太谷縣接壤,北與社城鎮毗連。境內有太焦鐵路、太長高速公路、太邢線穿鄉而過…[詳細] |
城區 | 2.66萬人 | 城區管理委員會位于山西晉中榆社縣。下轄:
140721400400 121 學府社區居民委員會
140721400401 121 廣生社區居民委…[詳細] | |
移民新區 | 1.61萬人 | 125km2 | …[詳細] |
地名由來:
春秋時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領地建立榆州國,后世為了紀念炎帝榆罔,將原來榆州國的中心地帶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邊緣地帶叫榆次。南朝時為箕子的子爵國,國名“箕”。周朝屬并州。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先屬韓后屬趙。秦屬上黨郡。漢置涅氏縣。晉析涅氏縣分置武鄉縣,榆社屬之,隋開皇十六年析武鄉縣分置榆社縣。
基本介紹:
縣情概況
榆社縣 榆社縣位于山西晉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濁漳北源兩岸。東與左權、和順為鄰,北與太谷、榆次接壤,西與祁縣相靠,南與武鄉毗鄰。面積1699平方公里,人口14萬。
縣人民政府駐箕城鎮。郵編:031800。代碼:140721。區號:0354。拼音:YusheXian。
歷史沿革
榆社春秋時屬晉。戰國先屬韓后屬趙。秦屬上黨郡。漢建縣稱涅縣。晉改名武鄉縣。魏太和十五年遷涅城于南亭川。隋于北亭川分置榆社縣。唐初改榆社縣為榆州,后罷州以縣屬遼州。宋熙寧七年榆社縣并入武鄉縣。元復置榆社縣至今。
行政區劃
榆社縣轄4個鎮、5個鄉:箕城鎮、云簇鎮、郝北鎮、社城鎮、河峪鄉、北寨鄉、西馬鄉
榮譽排行:
2021年8月,榆社縣被命名為2020年度山西省省級平安縣(市、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榆社縣人口數量為11.17萬人,位列晉中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1位,位列山西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9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544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榆社縣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7月,商務部公布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榆社縣入選。
2019年3月,榆社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晉冀豫片區)。
歷史沿革:
商朝為紂王叔父箕子采邑,治所今講堂鄉講堂村。
周朝屬并州。
春秋為晉國領地。
戰國初屬涅,韓、趙、魏三家分晉后,先屬韓,后歸趙。
秦轄于上黨郡。
西漢屬涅氏縣。
東漢改稱涅縣。
三國時屬魏,歸并州直轄。
西晉泰始年間,涅縣分置武鄉縣,治所今社城鎮,屬樂平郡。
東晉大興二年(319),石勒稱帝建后趙國,屬武鄉郡武鄉縣,郡治今社城鎮。
北朝北魏延和二年(433),武鄉郡改稱鄉郡,武鄉縣改稱鄉縣,治所未變。
北朝北魏太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