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城鎮地處縣政府所屬駐地,2001年由原城關鎮、銀郊鄉、東匯鄉合并而成。全鎮總面積283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21個自然村),總戶數12275戶、33807人。全鎮48個黨支部(47個村級支部,1個機關支部),共有黨員1646名。原有貧困村40個、非貧困村2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865戶12697人。全鎮總耕地54330畝,是全縣最大的鄉鎮,也是全縣唯一的一類鄉鎮。
箕城鎮歷史久遠物華天寶,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境內的古脊椎動物化石響譽全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箕城鎮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經濟水平大幅提升,社會穩定,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社會主義新農村扎實推進,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一)、農業
箕城鎮耕地面積33779畝,全鎮有12051人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大豆、高梁、玉米、谷子、總產量86710噸,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開始種植經濟作物有“露天蔬菜、藥材、西瓜、蘆筍等。近年來,畜牧業發展迅速,呈現出規模大、品種優的發展勢頭。
(二)、交通
箕城鎮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東部有東(匯)郭(郊)公路,南部有榆(社)洪(水)公路,西部有太焦鐵路、太長高速公路、南(王)峽(口)公路,北部有汾邢高速、太邢公路。其中,太邢線自古為通遼州,達河北傳遞朝廷文件、軍情及商旅往來之要道。近年來,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箕城鎮實施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通達里程為124公里,通達率為85%。
(三)鄉鎮企業
民營企業總產值5.45億,上交稅金956萬元。主要企業有:化工類:北向陽片堿廠、常家會鑄造廠、東匯宏偉涂料廠;加工類:板坡永泰福利包裝公司;建材類:碧錦福利建材有限公司;食品類:五糧陳醋廠;服務類:榆社平安出租汽車有限公司、云河物流中心;民營合作社65個,范圍注冊運行31個。
(四)科教文衛事業
近年來,我鎮科教文衛事業發展迅速。特別是從2005年全縣教育機構改革以來,箕城鎮撤并復式單人學校 12所,F有小學中心校4所,中學1所,幼兒園1所。醫療衛生水平也逐年提高,實現了村村有醫療衛生所。2009年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3%,籌資額297980元,位居全縣第一。
(五)、歷史遺跡、文化景觀及紀念地
榆社縣古名箕城,系商紂王叔父箕子的采邑,歷史悠久,文物眾多。現境內遍部距今500萬——700萬年間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舊石器時代的遠古人類遺跡。
箕城的發展處處留有歷史的痕跡,境內最具代表性的有兩處。一處是始建于唐代的省級文物廟嶺山石窟。另一處是為繁盛榆社文化而興建于清康熙61年的文峰塔。2005年縣委、縣政府依托文峰塔興建和擴建了文峰園和北架山生態園以及清泉水上樂園和石花恐龍山土窟壁畫風景區。
榆社是革命老區,有許多烈士在這片熱土上生活和犧牲。為紀念他們的功績,縣委、縣政府在板坡村西北角修建了榆社革命烈士紀念亭。東匯村建有革命烈士馬定夫紀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