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窯河村 | 隸屬:山河鎮 |
區劃代碼:140525110244 | 代碼前6位:1405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E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因有幾處泉水,形如浴池,除澆地外,還燒磚做磚瓦,故村名窯峪河,后簡稱窯河。
基本介紹:
瓦窯河村基本情況
瓦窯河村位于晉城市澤州縣南部,山河鎮最北端,距鎮政府2公里,村北緊鄰犁川鎮的八良村,村東接207國道與常溝相連,南面隔溝與東凰頭遙相呼應,全村耕地僅三百余畝,現在全村共有70戶,有300余口人.
全村大部分為張姓.村建于何時已無從考證.古時因村臨小河,百姓多以做磚瓦為生,故名瓦窯河。后來因戰亂陸續遷入他姓,解放后,特別是新農村改造以來,又相繼遷入他姓,現除張姓外,還有韓、來、尚、王等。
老村原在山下洼地,現已全部搬遷至嶺上,村北有兩座小山,民國前,山上面有兩座年代久遠寺廟:唐帝山、黑虎廟。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曾經此寺,并休息一個
歷史沿革:
1956年建立窯河大隊,1984年改為窯河村村民委員會。
1956年屬龍口鄉,1958年屬劉坪鄉,1962年屬衙道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社屬衙道鄉,2000年12月撤鄉并鎮屬山河鎮。
周邊相關:
窯河村附近有大陽古鎮、玨山、高都古鎮景區、聚壽山景區、可寒山景區、山里泉等旅游景點,有澤州黃小米、義城紅薯、巴公大蔥、澤州紅山楂、饌面、巴公燒大蔥等特產,有澤州中秋習俗、澤州秧歌、澤州四弦書、澤州對鼓、高都三月二十八傳統廟會、澤州打鐵花習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山河鎮·窯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