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前圪套村 | 隸屬:大箕鎮 |
區劃代碼:140525111211 | 代碼前6位:1405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E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該村因處于三座大山的包圍之中,形如圪套,圪套里有兩個村莊,該村因位于前面,故名前圪套。
基本介紹:
大箕鎮前圪套村簡介
前圪套村位于距大箕鎮1公里處、東鄰南峪村、西鄰黎川鎮、南鄰207國道、北鄰后圪套村。總面積1.1平方公里、原名前圪套村。前圪套村一個自然村,村委會居村中心地段,207國道從村南經過,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村兩委領導帶動下,于2005年以來,完成了村“四大工程”項目,整治環境改變了村容村貌,村有居民183戶,621人,耕地685畝,林地598畝,糧食總產量266.2噸,農村經濟總收入1230萬元,人均收入7800元,以種植、運輸為主導產業,村東有菩薩廟。
前圪套村與道口村、南峪村、南溝村、馬韋村、河西村、王匠村、大箕村、江匠村、南莊村、河底村、南坪村、申匠村、小箕村、槲樹莊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6年為前圪套農業社,1961年為前圪套大隊,1984年為前圪套村村民委員會。
1956年屬大箕鄉,1962年屬大箕人民公社,2000年12月撤鄉并鎮屬大箕鎮。
周邊相關:
前圪套村附近有大陽古鎮、玨山、高都古鎮景區、聚壽山景區、可寒山景區、山里泉等旅游景點,有澤州黃小米、義城紅薯、巴公大蔥、澤州紅山楂、饌面、巴公燒大蔥等特產,有澤州中秋習俗、澤州秧歌、澤州四弦書、澤州對鼓、高都三月二十八傳統廟會、澤州打鐵花習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大箕鎮·前圪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