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常村 | 隸屬:南村鎮 |
區劃代碼:140525100229 | 代碼前6位:140525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晉E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由常姓建村,分東西兩村,此地為東常村。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山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東常村為2020—2022周期山西省衛生村。
2009年1月,東常村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5年10月,東常村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基本介紹:
東常村,位于澤州縣西南部山區晉普山腳下,屬南村鎮管轄,市區l2公里,全村230戶,810口人,1200畝耕地。這里人杰地靈,英雄輩出,是原晉城縣最早的革命老區,也是中共地下黨組織建立最早的農村之一。1926年這里就成立了中共黨小組,1927年成立黨支部,當年年底,共產黨員人數已發展到30名,占全縣120名黨員總數的四分之一,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常文郁同志是山西省早期的共產黨員之一,l926年經時逸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受黨的派遣回村創建了晉城縣第一個農村黨小組——東常村黨小組,次年擴建為中共晉城執委領導下的五個黨支部之一——東常村黨支部。當時,為了發動群眾開展對反動勢力的斗爭,常文郁同志,以
歷史沿革:
1956年建立東常村大隊,1984年改為東常村村民委員會。
1956年屬冶底鄉,1962年屬南村人民公社,1984年屬南村鎮。
周邊相關:
東常村附近有大陽古鎮、玨山、高都古鎮景區、聚壽山景區、可寒山景區、山里泉等旅游景點,有澤州黃小米、義城紅薯、巴公大蔥、澤州紅山楂、饌面、巴公燒大蔥等特產,有澤州中秋習俗、澤州秧歌、澤州四弦書、澤州對鼓、高都三月二十八傳統廟會、澤州打鐵花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