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蒙古村 | 隸屬:茸安鄉 |
區劃代碼:513231214201 | 代碼前6位:51323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U |
長途區號:0837 | 郵政編碼:624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傳說很久以前,該村的首領為蒙古族人,因久病不起,經茸貢(寺)格爾登喇嘛治愈后,將此村獻給茸貢(寺)作領地。格爾登喇嘛為了答謝這個蒙古族人獻地之情,遂將本村用漢語音“蒙古”命名,沿用至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本名的藏文書寫已形成文字含義,其譯義為“人頭”,故名。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四川省愛衛辦確定蒙古村為2022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
基本介紹:
蒙古村是四川省阿壩州阿壩縣茸安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132312142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13231。郵政編碼為624600,長途電話區號為0837 ,車牌號碼為川U。蒙古村與安壩村、阿斯久村、直尕村、夏爾尕村、格爾登瑪村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前為茸貢(寺院)領地;解放后于1959年建合作社,因社址建于蒙古(村)得名蒙古農業合作社,1975年改為蒙古大隊,1984年改為蒙古村。
周邊相關:
蒙古村附近有漫澤塘景區、阿壩神座世外桃源景區、查理寺、賽格寺、奪登寺、格爾登寺等旅游景點,有賈洛綿羊、和尚包子、甘松、玉帶酥、羊肉血腸等特產,有藏棋、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藝、卡斯達溫舞、㑇舞、南坪曲子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