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荄鎮 | 隸屬:安州區 |
區劃代碼:510724102 | 代碼前6位:51072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2650 |
轄區面積:約9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4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2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益昌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益昌社區成立于2003年7月,位于花荄鎮北部,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益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位于沙汀路與羅勝街交界處,是轄區居民辦理政府公共服務事務的窗…[詳細] |
勝果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花荄鎮勝果社區成立于2004年9月,位于安州區城區西南部。社區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轄12個居民小組,43個商住園區,2939戶,7950人,常住人…[詳細] |
文星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文星社區成立于2003年7月,位于安州城區東南部區政府中心,東邊以安昌河為界;西方以恒源大道為界和勝果社區相鄰:向北以白茅寺路為界和龍興村相鄰;南邊以…[詳細] |
白鶴林社區 | ~004 | 主城區 | 白鶴林社區源于境內安昌河畔一處繁茂樹林成為白鶴棲息地而得名,因2012征地拆遷土地后,統規統建一個集中安置區,成立白鶴林社區。社區幅員面積3平方公里,…[詳細] |
西巖社區 | ~005 | 主城區 | 西巖社區成立于2012年5月,轄區面積4.2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900戶2480人,常住人口10300人,流動人口7600余人,社區共有13個居民…[詳細] |
羅林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羅林社區地處安州區的北大門,社區轄有8個城鎮居民小組,非農業1、2、5、6、7組,659戶,1673人;農業3、4、8組,411戶,974人,社區幅員…[詳細] |
先林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先林社區地處安州區河東新區,遼安路橫穿全境。幅原面積約5.2平方公里,現有家庭戶數801戶,人口1938人,常住人口1733人。下設八個居民小組,一個…[詳細] |
前進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一、前進社區基本情況前進社區總戶數1231戶,幅員面積4平方公里,共有13個居民小組,10個黨小組,戶籍人口3332人,常駐人口3510人,正式黨員干…[詳細] |
柏楊社區 | ~009 | 城鄉結合區 | 柏楊社區于安昌河畔,與區政府隔河相望,是河東新區規劃區域,同時也是綿陽市科技城建設同城化發展的重要吸納區,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村輻員面積4.68平方公…[詳細] |
興仁社區 | ~010 | 鄉中心區 | 花荄鎮興仁社區成立于2020年5月,由仁和社區更名而來,居委會位于興仁社區振興路184號。距綿陽市安州區人民政府駐地10公里,距綿陽市人民政府駐地20…[詳細] |
龍興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龍興村位于花荄鎮北、壩區,全轄區內有10個村民小組,共計1700戶,總人口3980人,耕地面積1993.42畝,幅員面積3.2平方公里,2019年至今…[詳細] |
雍峙村 | ~205 | 城鄉結合區 | 一、雍峙村的基本情況:花荄鎮雍峙村地處花荄鎮場鎮北面,距新縣城2.5公里,遼寧大道貫穿全境,有1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283戶,總人口3487人,其中…[詳細] |
紅武村 | ~215 | 村莊 | 紅武村是國家AAA級鄉村旅游景區花城果鄉的核心村之一,地處花荄鎮東部,距安州主城區4.9公里,面積5.8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841戶、2045人…[詳細] |
聯豐村 | ~217 | 村莊 | 花荄鎮聯豐村古為羌族小部落冉駹國國都和益昌縣縣址所在地,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的古老村莊。該村位于花荄鎮東部淺丘地帶,面積9.24平方公里,轄5…[詳細] |
皂河村 | ~222 | 村莊 | 花荄鎮皂河村位于區政府西南部3公里,地貌屬淺丘地區,全村面積12.8平方公里。轄29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4232人。黨員164人,皂河村黨委下設5個黨…[詳細] |
獅回村 | ~223 | 村莊 | 綿陽市安州區花荄鎮獅回村位于安州區西南方,距離安州城區6公里,工業園區2公里,全村共有村民3448人,現有黨員108人,其中男黨員88人,女黨員20人…[詳細] |
九合村 | ~224 | 村莊 | 九合村地處花荄鎮河東片區、自然環境優美、地形地面以潛秋為主、距花荄鎮5.5公里、距綿陽市中心20公里。 九合村由原竹園村、太平村、興隆村、六合村四村合…[詳細] |
五郎村 | ~225 | 鄉中心區 | 五郎村位于花荄鎮西南面,全村轄 20個村民小組,共計1224戶,2936 人,耕地面積2610畝,幅員面積8.98平方 公里,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15…[詳細] |
長溝村 | ~226 | 村莊 | 長溝村位于花荄鎮西面,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共計832戶,2507人,耕地面積2438畝,幅員面積6.2畝,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13250元,本村主要…[詳細] |
龍游村 | ~227 | 村莊 | 龍游村位于花荄鎮西南面,全村轄23個村民小組,共計1348戶,3203人,耕地面積4323畝,幅員面積8畝,上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12210元,本村主要…[詳細] |
興福村 | ~228 | 村莊 | 興福村位于安州區城區西北方向,由原花荄鎮西橋村和石廟村合并而成,距花荄鎮鎮政府3.5公里、區政府4公里。幅員面積12.6平方千米,人口4895人,轄區…[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唐代將軍花衡芝帶兵在此平叛封侯,并用此地盛產紅砂石石板鋪路,癩疤石(云母石)石條筑路沿,修建了長約500米的街道而得名。民間稱之為“花街”,又名花街場。因“街”字欠雅,本地紳士根據《漢書》“清陽浮動,根荄以遂”之句,取其“春風和煦,草木萌動”之意,更“街”為“荄”,后稱“花荄鎮”。國民黨省政府1948年7月22日批準同意安縣將“花街”更名“花荄”,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花荄鎮為綿陽市安州區政府駐地鄉鎮,古為冉駹國附都所在地。2019年12月原興仁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花荄鎮管轄,全鎮總面積127平方公里,轄11個村、10個社區,常住人口12.05萬人。是全省鄉村旅游示范鎮、省級生態鎮、省級法治示范鎮。花荄區位優越、交通便捷,位于中國科技城集中發展區核心區,距省會成都100余公里,正在修建的綿安第二快速通道穿境而過,與綿陽市中心“15分鐘通勤圈”正加速構建。花荄商氣富集、產業興盛,工業形成了電子、醫藥、印刷、包裝、建材、釀造、汽車配件八大產業集群,是四川綿陽汽車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餐飲、商貿等服務業蓬勃發展,“洋馬路”正成為夜間經濟新的引爆點;農業突出“接
榮譽排行:
2024年7月,2024年中國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名單發布,花荄鎮榜上有名,位列第64名。
2024年5月,2024鎮域經濟西部100強榜單發布,花荄鎮位列第32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花荄鎮位列第484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花荄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花荄鎮榜上有名。
2021年10月,花荄鎮被評選為2020年四川省基層治理示范街道。
2021年3月,四川省首批鄉村治理示范鎮名單出爐,花荄鎮上榜。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花荄鎮榜上有名。
2015年4月,被命名為2014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紅花源”旅游景區位于綿陽市安州區花荄鎮紅花村,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景區緊扣“一二三互動、農文旅融合”思路,大力發展精品花卉培育博覽觀光及深加工、生態木屋商業體驗、體育運動及康養休閑基地
花城果鄉位于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花荄鎮紅武村、聯豐村為核心區域的7800畝水果生產種植基地。該區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十分優美,水土質良好。主要栽培梨、桃、獼猴桃、柚、枇杷、草莓等水果品種。其中桃
安州區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社會公共機構非營利性機構,對公眾免費開放。本館位于花荄恒源大道遼寧文化廣場,于2009年經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由遼寧援建,占地面積
歷史沿革: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為益昌縣治所,縣址設今聯豐村境內觀斗山。
唐調露年間,朝廷命花衡芝將軍到此平叛。
永淳元年(682年),縣址由安昌東岸(今聯豐村“觀斗山”)遷駐安昌河西岸,益昌縣更名西昌縣,駐江西館,花衡芝即受封為西昌侯。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拆縣建鎮,設西昌鎮,屬龍安縣(今安縣)。
1958年,與文星、黃土、界牌、先林等鄉合并為紅旗公社。
1984年11月,文星、先林2公社合并為花荄鎮。
區劃: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花荄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