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舌壩社區 | 隸屬:回風街道 |
區劃代碼:511902003002 | 代碼前6位:51190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Y |
長途區號:0827 | 郵政編碼:636601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此地平壩形似龍口伸出的舌頭,稱之龍舌壩,社區遂以此為名。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四川省愛衛辦確定龍舌壩社區為2022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
2022年8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確定龍舌壩社區為第三批四川省綠色社區。
基本介紹:
龍舌壩社區是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回風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511902003002,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11902。郵政編碼為636601,長途電話區號為0827 ,車牌號碼為川Y。龍舌壩社區與新華社區、回風亭社區、隴橋社區、大佛寺村、大溪口村、西華村、龍湖園社區、津橋湖社區、仙人洞社區、盤興村、三鳳村、白鶴山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1年為建政四村,合作化時劃為三個社,1958年為中華管區,1962年改為5大隊,1982年3月地名普查時,經縣政府批準命名為龍蛇壩大隊,1983年撤隊該村更名為龍舌壩村,2005年成立巴州區回風街道,經巴州區人民政府批準(巴府函[2005]43號),命名為回風街道龍舌壩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龍舌壩社區附近有南龕山景區、山水化湖、九寨山景區、七彩佛龕景區、巴中國色天鄉嘉年華、天馬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巴中柞蠶蛹、大羅黃花、巴山豬、川明參、巴山土雞、巴山土雞蛋等特產,有巴州皮影、巴渝舞、巴山背二歌、巴中皮影、巴州皮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