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泉村 | 隸屬:通泉鎮 |
區劃代碼:510726104216 | 代碼前6位:510726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1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該村附近有一泉水,且該村地處原通口鎮,故名通泉村,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通泉村入選2020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名單。
基本介紹:
通泉村距離縣城35公里,距離鄉鎮府3.5公里地處,村轄區內有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32戶,總人口952人,其中農業戶口519人,非農業戶口432人,勞動力人口581人,常年在外務工人員380人(包括在本鎮務工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戶4戶10人,其中因病致貧3戶,缺技術1戶。黨員41人,60歲以上純老人戶38戶56人。村轄區有大中小企業5個,其中發電站1個,六合鍛造廠1個,礦山1個,生豬養殖場2個。土地類型主要以林地為主,耕地面積386.2畝,人均耕地0.41畝;林地8500畝,森林覆蓋率95%。我村人多地少,以獼猴桃、魔芋種植和生豬養殖為主導產業,收入主要以外出務工、獼猴桃產業、養老保險為主。2
歷史沿革:
原名新農大隊,因重名改為通泉大隊,1982年設立通泉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通泉村附近有北川羌城旅游區、尋龍山風景區、綿陽北川藥王谷、西羌九皇山猿王洞、北川維斯特農業休閑旅游區、七賢柏等旅游景點,有北川苔子茶、北川花魔芋、北川茶葉、北川米黃大理石、北川臘肉、九大碗等特產,有禹的傳說、羌年、羌戈大戰(羌族古典敘事長詩)、羌族碉樓營造技藝(北川)、羌族水磨漆藝、羌繡傳統刺繡工藝(北川)等民俗文化。
區劃: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通泉鎮·通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