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喚馬鎮 | 隸屬:蒼溪縣 |
區劃代碼:510824113 | 代碼前6位:51082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H |
長途區號:0839 | 郵政編碼:628400 |
轄區面積:約35.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670人 |
人口密度:約21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金華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金華社區位于相傳三國蜀將張飛于此喚馬,故名喚馬鎮。成立于2004年12月25日,由原魚塘村二組、紅金村三組和場鎮各行政單位、企業組成。共有黨員36人,…[詳細] |
魚塘村 | ~201 | 村莊 | 喚馬鎮魚塘村位于喚馬鎮東部,距離蒼溪縣城約43公里,屬于2014年識別的貧困村,于2017年脫貧。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有農業人口334戶1280人(一…[詳細] |
金店村 | ~203 | 村莊 | 金店村村由原紅金村和瓦店合并而成,地處喚馬鎮西北部,距場鎮4公里,距縣城43公里,耕地面積1972畝,林地面積2710畝,山坪塘41口。該村現有六個村…[詳細] |
黑山村 | ~204 | 村莊 | 喚馬鎮黑山村位于喚馬鎮西北方,距喚馬場10多公里,海拔900多米,黑山村共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89戶,1637人,林地面積817畝,65歲以上的老…[詳細] |
云龍村 | ~206 | 村莊 | 云龍村位于喚馬鎮西北部,距場鎮7公里,距縣城43公里。是由原龍口村和云龍村合并而成,2014年精準識別為貧困村,本村在2020年全面脫貧。全村幅員面積…[詳細] |
彭城村 | ~207 | 村莊 | 喚馬鎮彭城村地處喚馬場北部,距喚馬場2.5公里東與黑山村接壤,西與云龍村相鄰,南與金店村接壤北與龍口村相鄰,平均海拔700米。彭城村下轄五個村民小組,…[詳細] |
金剛村 | ~212 | 村莊 | 金剛村由金剛村和廟梁村合并而成,金剛村位于喚馬鎮西南部,2014年精準識別為貧困村。全村幅員面積7.3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有農業人509戶185…[詳細] |
紅龍村 | ~213 | 村莊 | 紅龍村位于喚馬鎮東部,距喚馬場4.5公里,東與歧坪鎮楊牟村接壤,西與漁塘村相鄰,南已東河為界,北與漓江鎮五峰村相鄰,平均海拔550米。全村下轄七個村民…[詳細] |
地名由來:
傳三國蜀張飛于此呼喚驚馬,故名。
張飛(?~221)字益德,又稱翼德。東漢涿郡涿縣桃莊(今涿州市忠義店)人。早年與劉備、關羽意氣相投,在涿結成生死之盟,世稱“桃園三結義”。東漢末,張飛、關羽和劉備聚集鄉勇起兵涿縣,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依附荊州劉表。曹…… 張飛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喚馬鎮位于蒼溪縣城東北部東河之濱,東連歧坪,北靠漓江,西鄰三川、石門,南與元壩接壤,距縣城45公里,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轄12個村、1個居委會,85個村(居)民小組,3341戶,12551人。相傳三國蜀將張飛于此喚受驚之馬,故名喚馬溪。
全鎮海拔500—1000米,北高南低,屬典型山區地貌。以農業經濟為主,盛產柑桔、脆香甜柚、黃桃和中藥材,森林資源豐富,是全縣生豬、毛兔養殖重點鄉鎮。
鎮內水陸交通興旺發達,通訊、電力、廣電實現網絡化,場鎮建設秩序井然,市場繁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教育工作聞名全國,民間藝術活動豐富多彩,“喚馬剪紙”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
榮譽排行:
2021年7月,喚馬鎮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喚馬剪紙)。
歷史沿革:
清宣統二年分屬三川鄉、元壩鎮;1934年10月紅四方面軍在玉臺山、石門韓家河建立鄉蘇維埃;1935年屬喚馬鄉(聯保);1951年成立喚石鄉;1958年改為喚馬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喚馬鄉;1994年建喚馬鎮。
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