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樂山市調整市中區等8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富新鎮行政區劃,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富新鎮地名資料">
地名:富新鎮 | 隸屬:沐川縣 |
區劃代碼:511129107 | 代碼前6位:511129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L |
長途區號:0833 | 郵政編碼:614500 |
轄區面積:約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萬人 |
人口密度:約458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新凡街道114號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鐘靈場社區 | ~001 | 村莊 | 相傳諸葛亮南征時剛入沐川羅柘鄉境內,見到樹木參天、猴鳥嬉戲、景色宜人如入仙境。急忙問隨從:此乃何處?隨從道:“稟報丞相:沐源川也”。諸葛亮道:果真名不…[詳細] |
富和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富和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清涼村 | ~200 | 村莊 | 因境內有座清涼寺而得名清涼村。解放初屬宋村鄉,1955年屬富和鄉清涼村,1958年屬新凡公社清涼大隊,1959年從新凡公社分出建富和公社清涼大隊,19…[詳細] |
宋村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傳說因清朝年間,有宋姓在朝當官,取名宋家村,因境內宋姓人比較多,而得名宋村村。…[詳細] |
藍林村 | ~202 | 村莊 | 因此地原有一片藍色的竹林得名藍林村。1942年屬宋村鄉,1955年為富和鄉藍林村,1958年為新凡公社藍林大隊,1959年為富和公社藍林大隊,1984…[詳細] |
巖灣村 | ~203 | 村莊 | 因此地處于高山下面,當地群眾稱為巖灣頭,后因村委會設在此地,取名時就改為巖灣村。…[詳細] |
新塘村 | ~204 | 村莊 | 因境內原有一個較大的堰塘,當地百姓為防止垮塌,重新進行了修建,得名新堰塘,取村名時為新塘村。…[詳細] |
雙石村 | ~205 | 村莊 | 因境內有兩個挨得很近的大石包得名“雙石包”,后改村名時取名雙石村。…[詳細] |
筒車村 | ~206 | 村莊 | 相傳很早以前,村民在河灘上修建一座竹筒做的水車用于農作物灌溉,后人稱此地為筒車灘,取村名時改為筒車村。…[詳細] |
羅柘村 | ~207 | 鄉中心區 | 原名牛郎村,因其境內有“羅柘溪”,更名羅柘村。…[詳細] |
小河村 | ~208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條小河貫川全村而得名小河村。1942年屬羅柘鄉,1955年屬新凡鄉小河村,1958年為新凡公社小河大隊,1984年社改鄉后,建新凡鄉小河村村…[詳細] |
小林村 | ~209 | 村莊 | 因地處“小林埂”而得名小林村。原名白果村,解放初,屬繁榮鄉小林村。1958年改為新凡公社六大隊。1984年社改鄉后改為新凡鄉小林村村民委員會,2019…[詳細] |
水井村 | ~210 | 村莊 | 因境內群眾構筑的水井較多得名水井村。原名馬家村,1942年屬羅柘鄉水井村,1951年屬新農鄉水井村,1955年屬新凡鄉水井村。1958年屬新凡公社水井…[詳細] |
卡防村 | ~211 | 村莊 | 因此地有一大坡是交通咽喉要道,設有木檢站,交警隊長期駐扎,故得名卡防坡,村以坡名。…[詳細] |
太和村 | ~212 | 村莊 | 指當地群眾希望有平和的心態,“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的樂觀精神,取名太和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富和鄉和新凡鄉合并,各取一字得名。
基本介紹:
2019年,撤銷富和鄉和新凡鄉,設立富新鎮,以原富和鄉和原新凡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富新鎮的行政區域,富新鎮人民政府駐新凡街道114號。
歷史沿革: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樂山市調整市中區等8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19〕20號):撤銷富和鄉和新凡鄉,設立富新鎮,以原富和鄉和原新凡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富新鎮的行政區域,富新鎮人民政府駐新凡街道1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