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李端鎮 | 隸屬:翠屏區 |
區劃代碼:511502109 | 代碼前6位:51150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4000 |
轄區面積:約4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2萬人 |
人口密度:約37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翠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該社區位于翠屏區之南,取名翠南,故名。1982年改設李端鄉,成立李端居委會,屬縣級宜賓市牟坪區李端鄉管轄,2004年李端鎮居委會更名翠南社區,屬翠屏區…[詳細] |
方碑社區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方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新權社區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新權社區隸屬翠屏區李端鎮南大門,距李端鎮政府2.5公里,離長寧縣城3公里。新權社區現有人口1700多人,黨員26人,轄6個小組,地處丘陵,地貌肥沃,靠…[詳細] |
新聯社區 | ~203 | 村莊 | 新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古井社區 | ~205 | 村莊 | 古井社區隸屬翠屏區李端鎮,于鎮南2.5公里,毗鄰長寧縣城,現有人口1800多人,黨員28人。平緩的淺丘地貌和肥沃的大片良田為古井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條件…[詳細] |
高坡村 | ~206 | 村莊 | 該村境內有一高高的山坡,故名。原名高坡大隊,1981年2月公社改革更名為高坡村后,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塘灣村 | ~207 | 村莊 | 境內有一地名為唐家咀,又名塘家灣,村名遂取“塘灣”為名。…[詳細] |
新和村 | ~208 | 村莊 | 為紀念新中國誕生,祝愿新中國永遠和平,故名。…[詳細] |
板栗社區 | ~210 | 村莊 | 板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高石村 | ~212 | 村莊 | 高石坎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小地名為名。…[詳細] |
大山社區村 | ~214 | 村莊 | 大山社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其林村 | ~217 | 村莊 | 相傳,此地曾經出現過麒麟,因“麒麟”諧音“其林”,村名遂以“其林”為名。…[詳細] |
云頂社區村 | ~219 | 村莊 | 云頂社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湖廣人李端遷徙入川,居住于此地,因教學有方,聲名廣播,死后將其姓名定為地名,故名“李端”。
基本介紹:
宜賓市翠屏區轄鎮。清初建李端場,民國時置鄉,解放后沿用其名,1958年改李端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云頂鄉并入建李端鎮。位于區境東南部,距市區60公里。面積48.5平方公里,人口2.9萬。宜(賓)長(寧)、古(河)沙(河)、李(莊)王(家橋)公路在此交會。轄方碑、新光、板粟、新聯、新權、高坡、古井、塘灣、新和、新莊、沉香、馬盤、馬石、高石、大山、周村、新田、其林18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經濟作物產花生、油菜、黃麻、柑橘。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李端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中國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李端鎮: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湖廣人李端遷徙入川,居住于此地,因教學有方,聲名廣播,死后將其姓名定為地名,故名“李端”。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敘州府。
1958年9月,設李端、毗盧2公社,屬南溪縣牟坪區。
1982年,公社改鄉,屬縣級宜賓市牟坪區。
1992年,與云頂、李端2鄉合并為李端鎮,屬宜賓市翠屏區。
羅永祥,1965年3月16日生于四川省宜賓市李端鄉新聯村七組一個農民家庭。1983年7月高中畢業,1984年1月任村團支部書記。1987年2月,羅永祥擔任宜賓市李端鄉新聯村村長后,在給親人的信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