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紅四方面軍,四川省全國重點鎮,全國重點鎮,石橋鎮行政區劃,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石橋鎮地名資料">
地名:石橋鎮 | 隸屬:達川區 |
區劃代碼:511703116 | 代碼前6位:51170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S |
長途區號:0818 | 郵政編碼:635000 |
轄區面積:約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976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園丁街148號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2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柳楊路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早時轄區內有很多的楊柳樹,故名。2020年12月,因后街社區重名,將后街社區更名為柳楊路社區,隸屬于石橋鎮管轄。…[詳細] |
紅衛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該地曾是紅軍駐扎的地方,且轄區內有紅衛路這個地名,故名。…[詳細] |
紅軍路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曾路過此地,后以紅軍路命名了一條街道,社區建制調整時,為發揚紅色傳統精神,將梁子社區更名為紅軍…[詳細] |
列寧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紅三十軍屯兵石橋古鎮時,在老虎關街至魯家坪街第二道石牌坊上刻有“列寧”二字,且轄區內有列寧街這個地名,故名。…[詳細] |
東升社區 | ~006 | 村莊 | 東升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沿河社區 | ~007 | 鄉中心區 | 有兩條小河在轄區內匯合,依河流環繞,且沿河鄉政府駐地在本轄區,故名。…[詳細] |
香隆社區 | ~008 | 鄉中心區 | 境內有一座香隆山,且香隆鄉政府在轄區內,故名。…[詳細] |
永進社區 | ~009 | 鄉中心區 | 永進鄉政府所在地在本轄區,社區名遂借取政府為名,故名。…[詳細] |
洛車社區 | ~010 | 鄉中心區 | 此處地勢較低,巴河流經此地落差大,與溪水撞擊成旋渦,形如車輪,取“落”之同音“洛”、“車輪”的“車”,且洛車鄉政府在轄區內,故名。…[詳細] |
道讓社區 | ~011 | 鄉中心區 | 巴河水流經此地后,倒流進小溪里,當地人稱倒讓溪,后用諧音道讓溪,而道讓鄉政府在轄區內,村級建制調整時更名為道讓社區,故名。…[詳細] |
板凳埡村 | ~201 | 村莊 | 在一個兩山之間較低的位置形成的一個埡口,此處有一個用石頭做成的凳子,俗稱板凳,故名。…[詳細] |
新場村 | ~204 | 村莊 | 解放后在該地新建設了一個場鎮,故名。始建于1980年,于1980年得名新場村,2020年5月15日村級建制調整,將新場村、茅坪村合并,設立新場村,隸屬…[詳細] |
農豐村 | ~208 | 村莊 | 此地有一座龍豐寺,寓意農民大豐收,取諧音農豐,故名。…[詳細] |
賴巴石村 | ~209 | 村莊 | 境內有一塊石頭,外觀較丑,方言稱癩疤石,后取“癩”諧音為“賴”,故名。…[詳細] |
魯家坪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魯家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威武寨村 | ~212 | 村莊 | 舊時在該村建有一座寨子,形容寨子氣派、威武,故名。…[詳細] |
百勝村 | ~214 | 村莊 | 早時百勝鄉位于此地,便沿用百勝鄉這個地名,故名。…[詳細] |
馮家廟村 | ~216 | 村莊 | 當一有馮姓,后在此籌建了一座寺廟,人稱馮家廟,故名。…[詳細] |
八一村 | ~217 | 村莊 | 該村有一口水庫,形狀像八字一樣,人稱八一水庫,村名遂借取水庫為名,故名。…[詳細] |
天棚寨村 | ~218 | 村莊 | 境內有一座大山,在山頂搭建了一個寨子,因此山較高人稱天棚寨,村名遂借取寨名為名。…[詳細] |
高峽子村 | ~219 | 鄉中心區 | 此處有一座高大的山形成了一處天然的峽谷,故名。…[詳細] |
中文農村社區 | ~220 | 村莊 | 中文農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林溝村 | ~221 | 村莊 | 指該村境內有一大片樹林,在一個山溝處建有一座出名的祠堂,故名。…[詳細] |
騎龍寨村 | ~222 | 村莊 | 在境內的一座山上修建一座寨子,而此寨子像一條龍的形狀,故名。…[詳細] |
云木寨村 | ~223 | 村莊 | 轄區內建有一座云木寨,村名遂借取寨名為名,故名。…[詳細] |
插旗山農村社區 | ~224 | 村莊 | 插旗山農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老君山村 | ~225 | 村莊 | 該地舊時在山中修建了一座寺廟,專門供奉太上老君,故名。…[詳細] |
瓦石坪村 | ~226 | 村莊 | 該地舊時有一座古廟被燒毀,有很多殘留瓦礫,地勢較平,故名。…[詳細] |
佛爾巖村 | ~227 | 村莊 | 舊時在該地的一處石巖上,建有二座寺廟,取諧音佛爾,故名。…[詳細] |
寶井寨農村社區 | ~228 | 村莊 | 寶井寨農村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關山村 | ~229 | 村莊 | 關山位于該地境內,村名遂借取山名為名,故名。…[詳細] |
歇馬廟村 | ~230 | 村莊 | 該地舊時有一寺廟叫歇馬廟,村名遂借取寺廟為名,故名。…[詳細] |
高頂子村 | ~231 | 村莊 | 該村全境位于一座高山上,故名。原6大隊,原隸屬于洛車鄉管轄,2019年12月20日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洛車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橋鎮管轄。…[詳細] |
蓮花寺村 | ~232 | 村莊 | 境內建有一座蓮花寺,村名遂借取寺廟為名,故名。…[詳細] |
溫家坪村 | ~233 | 村莊 | 此處為一個地勢平坦的地方,且居住于此的村民以溫姓為主,故名。…[詳細] |
五童坪村 | ~234 | 村莊 | 該地舊時有兄弟5人自幼習武為俠,且此處地勢很平,故名。…[詳細] |
燕子村 | ~235 | 村莊 | 相傳早時曾有很多的燕子棲息于此,此處的地勢很平坦,故名。…[詳細] |
白馬梁村 | ~236 | 村莊 | 在境內有一座山形似一匹馬,爛寨子像馬頭,石澗漕像馬尾,故名。…[詳細] |
白廟村 | ~237 | 村莊 | 該村境內修建有一座白馬廟,村名遂借取寺廟為名。…[詳細] |
地名由來:
石橋鎮原名“石橋河”,因場鎮境內的15座石拱橋而得名石橋鎮。
基本介紹:
2019年,撤銷香隆鄉、沿河鄉、永進鄉、洛車鄉和道讓鄉,將原香隆鄉、原沿河鄉、原永進鄉、原洛車鄉和原道讓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橋鎮管轄,石橋鎮人民政府駐園丁街148號。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石橋鎮被命名為第二批四川省省級百強中心鎮。
2021年7月,石橋鎮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燒火龍)。
2021年1月,石橋鎮入選第三批四川最美古鎮古村落名單。
2019年1月,石橋鎮入選為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4年7月,石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列寧街石牌坊及紅軍標語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類,四座石牌坊分別建于同治六年、清嘉慶21年、清同治九年和清光緒二十年。1933年,渠縣蘇維埃政權在這些石坊上刻有“擁護紅軍、擴大紅軍”,“
石橋毛主席語錄碑位于達縣石橋鎮魯家村,年代為1968年。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2010年10月,被公布為第二批達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黎純墓位于達縣石橋鎮任家山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墓葬。2010年10月,被公布為第二批達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紅四方面軍置區、鄉蘇維埃。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石橋鎮,屬達川區第五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鎮改鄉。
1953年3月,鄉改鎮。
1956年7月,復為鄉。
1958年9月,鄉改公社。
1983年4月,公社改鄉。
1985年1月,鄉改鎮。
2019年12月20日,撤銷原香隆鄉、沿河鄉、永進鄉、洛車鄉和道讓鄉。
將原洛車鄉、永進鄉、道讓鄉、香隆鄉、沿河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