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德格縣 | 隸屬:甘孜州 |
區劃代碼:513330 | 代碼前6位:513330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27250 |
轄區面積:約1102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85萬人 |
人口密度:約8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更慶鎮 | |
下轄地區:10個鎮、13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更慶鎮 | 1.31萬人 | 415.3km2 | 德格縣轄鎮,縣府駐地。1985年建鎮,1992年八里達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南部。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0.7萬。317國道過境。轄城關、河西2居委會。規模…[詳細] |
馬尼干戈鎮 | 7395人 | 616.7km2 | 德格縣轄鄉。1959年從玉隆鄉劃出、置馬尼干戈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12公里。面積616.7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
竹慶鎮 | 7938人 | 1079km2 | 德格縣轄鄉。1962年置竹箐鄉,同年協慶鄉并入,1966年更名竹慶鄉,同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66公里。面積1079平方公…[詳細] |
阿須鎮 | 3669人 | 300.7km2 | 德格縣轄鄉。解放前為林蔥土司轄地。1957年置阿須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07公里。面積300.7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
錯阿鎮 | 3390人 | 1010.7km2 | 德格縣轄鄉。1959年析玉隆鄉置錯阿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33公里。面積1 010.7平方公里,人口0.1萬。…[詳細] |
麥宿鎮 | 3961人 | 293km2 | 2020年,撤銷普馬鄉、達馬鎮,設立麥宿鎮,以原普馬鄉和原達馬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麥宿鎮的行政區域,麥宿鎮人民政府駐日卡村3組4號。
德格縣轄鄉。1…[詳細] |
打滾鎮 | 4106人 | 236km2 | 德格縣轄鄉。解放前為林蔥土司轄地。1959年置打滾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14公里。面積236平方公里,人口0.2…[詳細] |
龔埡鎮 | 2675人 | 261.1km2 | 德格縣轄鄉。1958年置龔埡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面積261.1平方公里,人口0.3萬。317國道過境…[詳細] |
溫拖鎮 | 3333人 | 279km2 | 德格縣轄鄉。解放前為林蔥土司東部地,1959年置溫拖鄉,196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33公里。面積279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
中扎科鎮 | 4417人 | 421.4km2 | 德格縣轄鄉。民國末年置扎科鄉,1957年更名中扎科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71公里。面積421.4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
岳巴鄉 | 1896人 | 420.6km2 | 德格縣轄鄉。1957年置下麥宿鄉,1975年改公社,1979年更名岳巴公社,1984年置岳巴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97公里。面積420.6平方公里,…[詳細] |
八幫鄉 | 2580人 | 559.1km2 | 德格縣轄鄉。民國年間置八烏鄉,1959年更名八邦鄉,1975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54公里。面積559.1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
白埡鄉 | 1061人 | 197.2km2 | 德格縣轄鄉。1957年置白埡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7公里。面積197.2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亞西、阿池、…[詳細] |
汪布頂鄉 | 1589人 | 223km2 | 德格縣轄鄉。民國年間置銀汪卡鄉,1957年更名汪布頂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4公里。面積223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
柯洛洞鄉 | 4935人 | 987.4km2 | 德格縣轄鄉。1957年置柯洛洞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987.4平方公里,人口0.3萬。轄貢布頂、春達…[詳細] |
卡松渡鄉 | 1337人 | 288.4km2 | 德格縣轄鄉。1958年置卡松渡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288.4平方公里,人口0.1萬。轄麥拉、列西、…[詳細] |
俄南鄉 | 1208人 | 302km2 | 德格縣轄鄉。1958年初置絨交鄉,后更名俄南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75公里。面積302平方公里,人口0.1萬。轄…[詳細] |
俄支鄉 | 3575人 | 470.5km2 | 德格縣轄鄉。古為林蔥土司治地,1958年置俄支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10公里。面積470.5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
玉隆鄉 | 2283人 | 137km2 | 德格縣轄鄉。解放初置玉隆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62公里。面積137平方公里,人口0.2萬。317國道、玉(隆)扎…[詳細] |
上然姑鄉 | 2841人 | 770.8km2 | 德格縣轄鄉。1960年置上然姑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00公里。面積770.8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奪巴…[詳細] |
年古鄉 | 3734人 | 390.1km2 | 德格縣轄鄉。解放前為林蔥土司轄地。1958年建年古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48公里。面積390.1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
浪多鄉 | 3491人 | 627.5km2 | 德格縣轄鄉。解放前為林蔥土司轄地。1958年置浪多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89公里。面積627.5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
亞丁鄉 | 4048人 | 579.9km2 | 德格縣轄鄉。解放前為林蔥土司領地。1959年置亞丁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211公里。面積579.9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
地名由來:
“德格”,藏語意為“四部為十善”,為元代初帝師八思巴賜以德格家族薩迦名僧四郎仁清的個人名譽稱號,此后依次演變為德格土司家族族號,土司轄區地名稱謂,以致縣名。
基本介紹:
位于甘孜州西北部。北緯31°24ˊ-32°43ˊ,東經98°12ˊ-98°41ˊ。東與甘孜縣毗鄰,南與白班縣相連,西與西藏江達縣隔金沙江相望,北與石渠縣接壤。面積11031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1990年總人口59746人,其中農業人口55675人,非農業人口4089人,藏族57771人,占96.7%,余為漢、彝等民族。
建置沿革
古為“董族”地。西漢為“動黏”地。隋唐之初分屬白蘭和附國。唐貞觀十二年(638),屬吐蕃轄下多康六崗之色莫崗。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以俄反為中心置朵甘思田地里管軍民都元帥府。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朵甘衛,翌年升為怵甘行都指揮司,增置朵甘思宣慰司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入選2023第三屆中國文化百強縣名單。
2023年1月,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十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2022年4月,2021年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縣(市、區、旗)名單公布,德格縣上榜。
2021年8月,德格縣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德格縣人口數量為8.85萬人,位列甘孜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四川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54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2614位。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德格縣位列第274名。
2018年9月,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出爐,德格縣在列。
歷史沿革:
"古為""董族""地。
西漢為""動黏""地。
隋唐之初分屬白蘭和附國。
唐貞觀十二年(638),屬吐蕃轄下多康六崗之色莫崗。
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以俄反為中心置朵甘思田地里管軍民都元帥府。
明洪武六年(1373),置朵甘衛,翌年升為怵甘行都指揮司,增置朵甘思宣慰司。
清雍正六年(1728),置林蔥安撫司、德爾格忒安撫司;雍正十一年(1733),升德爾格忒安撫司為宣慰使司。
宣統元年(1909)置德化
區劃: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