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奔都鄉 | 隸屬:得榮縣 |
區劃代碼:513338204 | 代碼前6位:513338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27950 |
轄區面積:約34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45人 |
人口密度:約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奔都村 | ~201 | 鄉中心區 | 藏語,意為“神山的交匯處”。1984年復鄉同年設立奔都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沙宗村 | ~202 | 村莊 | 因村子周圍有沙中古堡殘跡,故而得名沙中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莫木上村 | ~203 | 村莊 | 藏語意為“神仙居住的地方”。1983年成立后村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詳細] |
莫木中村 | ~204 | 村莊 | 藏語,意為“神仙待過的地方”。1984年成立村民委員會后沿用此名至今。…[詳細] |
莫木下村 | ~205 | 村莊 | 藏語,意為“神仙待過的地方”。1984年成立村民委員會后沿用此名至今。…[詳細] |
俄木學村 | ~206 | 村莊 | 藏語,意為“群眾熱情好客”。1984年成立村民委員會后沿用此名至今。…[詳細] |
甲音村 | ~207 | 村莊 | 藏語,意為“第一個有土地的村寨”,故名。…[詳細] |
拉姆村 | ~208 | 村莊 | 藏語,意為“神山腳下的村莊”,故名。1983年成立后村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詳細] |
嘎色村 | ~209 | 村莊 | 藏語,意為“新修的水溝”,故名。1983年成立后村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詳細] |
奔色村 | ~210 | 村莊 | 藏語,意為“金色的草壩”。1984年恢復奔都鄉同年設立奔色村村民委員會,沒用至今。…[詳細] |
木格村 | ~211 | 村莊 | 因該村地處木格古寺遺址下面。1983年成立后村民委員會后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奔都鄉,因鄉政府駐奔都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奔都鄉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轄鄉。1958年置奔都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
奔都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3公里,東與云南省相鄰。面積349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奔都、莫木(上、中、下)莫金、奔色、呷色、木格、沙中、得龔、納莫、甲英、俄木學13個村委會。
奔都鄉農業主產玉米、青稞、石榴。產蟲草、貝母、黃芪、雪蓮等名貴藥材。有熊、豹等野生動物,民族工藝品有竹編、土陶。
歷史沿革:
1958年,設奔都鄉。
1973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樹椒是得榮縣特有的一種無污染的大眾化綠色食品,—般在3月份開花結果,4月份采摘青椒,7月份陸續成熟,可持續采摘到12月份,畝產一般能達到800公斤。得榮樹椒,也稱“樹海椒”,四川省得榮縣特產,中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