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觀社區 | 隸屬:青城山鎮 |
區劃代碼:510181110008 | 代碼前6位:51018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83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原大觀鎮,行政區劃調整劃入青城山鎮,故名。
基本介紹:
1;大觀社區地處大觀場鎮,約1.5平方公里,集鎮常住人口3400人約900戶,屬于社區管理的非農業人口570人。
2;大觀社區設一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7名,其中正式黨員36名,預備黨員一名,男黨員31名,占84%,女黨員6名占16%,高中以上文化16人占43%。50歲以下20名占54%;支部共分兩個黨小組。
大觀社區與茶坪社區、宿仙社區、大通社區、欣禾社區、官田社區、東義社區、卉景社區、泊江社區、成青社區、長壽社區、民興社區、青城社區、五里社區、石橋社區相鄰。
信息來源:成都市基層公開綜合服務監管平臺
歷史沿革:
原大觀場西入山口約1千米處有明代分巡道張鳳飚墓,俗稱“道官墳”,后因音誤將“道官墳”稱為“倒關門”。
至民國初年,大觀仍無市集。
民國六(1917)年始建場,八(1919)年建成,開場時命名“道觀場”。
用其諧音大觀由紫而得名。
解放初大觀鄉沿襲民國建置,仍以保為村級行政機構。
1950年8月,成立大觀鄉農民協會,村設為農協分會。
1958年公社化,改村為耕作區。
1962年改耕作區為大隊,1983年改大隊為村
周邊相關:
大觀社區附近有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青城山、都江堰、灌縣古城、虹口自然保護區、翠月湖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都江堰獼猴桃、青城山道家老泡菜、都江堰茶葉、都江堰方竹筍、川芎、青城茶等特產,有都江堰放水節、成都道教音樂、青城武術、傳統金銅制作技藝、聚源竹雕、望娘灘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