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觀音村 | 隸屬:高橋鎮 |
區劃代碼:511181101204 | 代碼前6位:51118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L |
長途區號:0833 | 郵政編碼:614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3.6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200人 |
人口密度:330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據說,在清嘉慶年間,此處建了一座橋,并在橋頭供奉了一尊觀音像,此地得名觀音村,故名。
基本介紹:
觀音村位于峨眉山金頂的前山腳下,東與汪坎村相接,南與楊寺村相連,西與黃茅村接觸,北與張溝村相鄰,省道306線公路從中穿越而過,東南人魚河,西北有大河,絕大部分村民公路兩旁居住。距高橋鎮集市約5公里,幅員面積3.64平方公里,林地面積約5000畝(其中耕地還林1200畝),有耕地380畝,農業家庭戶348戶,人口1200人,村有勞動力資源740人(其中男400人,女340人),有黨小組2個,黨員21名。觀音村土質肥沃、疏松、雨水充沛自認資源豐富,經濟作物主要有林竹、苦筍、茶葉為主。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紅薯、馬鈴薯為主。村內基礎設施優良,水、電、路三通,信息暢通,村莊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無污染,是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觀音村入選2020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名單。
歷史沿革:
1950年,為峨眉縣觀音鄉觀音村。
1955年,為高橋鄉觀音村。
1958年為紅旗公社觀音大隊。
1959年從紅旗公社分出高橋公社,為高橋公社觀音大隊;1968年為觀音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為觀音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4年恢復鄉建制為高橋鄉觀音村村民委員會。
1988年12月撤鄉建鎮,為高橋鎮觀音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觀音村附近有峨眉山、大佛禪院佛教文化旅游區、仙芝竹尖生態園、旅博天地旅游景區、農夫山泉峨眉山工業旅游區、竹葉青生態茗園等旅游景點,有峨眉山礦泉水、峨眉山藤椒、峨眉山藤椒油、峨眉蘭花、朱砂蓮、峨眉山“獨蒜”等特產,有峨眉武術、峨眉山佛教音樂、夾江書畫紙、夾江武術、夾江國畫紙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