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里社區 | 隸屬:城郊街道 |
區劃代碼:510703012006 | 代碼前6位:51070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1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公元1910年此地建有一旅店距綿陽城內三里路,故名。
基本介紹:
三里社區是2002年綿陽市首個“村改居”試點社區。位于城郊結合部,社區居委會轄5個居民組,常住人口1007戶、2200人,流動人口1.5萬余人;社區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05名。社區于2001年6月,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市場、門面、綜合樓等資產、資源,按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進行股份制改造,量化到1161名股東頭上,并按照民主決策、民主治理、民主監督的“陽光化”運作方式,實現了經濟壯大,群眾增收。集體經濟從2001年股份制前的資產4300多萬、村民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發展到2017年底全社區總資產達到19501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15128元。
三里社區與沿江社區、城郊社區、平政社區、新廟社區、高水社區、圣水社區、花園第二社區、南河社區、花園第一社區、牌坊社區、新廟社區、白土村、下龍溪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0年初成立董家村,1951年土改建政為民政鄉三里村,1958年公社化為城郊公社三里管區,1967年“文革”期間為城郊公社三大隊,1980年為城郊公社三里大隊,1983年為城郊鄉三里村,2002年“村改居”改為三里社區社區,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三里社區附近有綿陽圣水寺、涪龍苑、碧水藍天旅游景區、小橋村景區、晨曦森林度假村、子云亭等旅游景點,有涪城蠶繭、涪城蘆筍、綿陽米粉、綿陽豐谷酒、綿陽窩窩店包子、川貝母等特產,有毛筆制作技藝(柄林毛筆制作技藝)、四川手工剪紙(涪城剪紙)、天地九五堂葫蘆雕繪、金峰雄獅、玉龍化石雕刻、上方大篆書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