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坡村 | 隸屬:可久鎮 |
區劃代碼:511525107206 | 代碼前6位:511525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5154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高坡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小地名為名。
基本介紹:
可久鎮高坡村位于可久鎮西北側,村活動室距政府所在地2公里。下轄7個村民小組,291戶,1005人,勞動力648人。高坡村現有貧困戶61戶,貧困人口208人,貧困發生率高達18.48%,主要是因為村內交通條件落后,無主導產業導致貧困人口逐年增加。由于山高路陡,其中兩個村民組連公路都沒有硬化,造成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差,山區資源開發利用不足,農民素質低,自然條件差,給我村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境內糧食作物主要以傳統的水稻、玉米、油菜等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是竹林,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現有種植油茶1000畝,2500畝黃竹。
高坡村與菊花村、進步村、永和村、永安村、南紅巖村、龍口村、永興社區、高嶺村、紅花村、星山村、紅意村、團包村、屋基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四川省愛衛辦確定高坡村為2022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
歷史沿革:
解放后,取名新寨村,歸可久鄉管轄;1958年鄉改公社,此村更名可久公社新寨生產大隊;1984年公社改制鄉,因與本縣村名重名,取當地高坡田地名,改新寨為高坡,更名為可久鄉高坡村。
1992年10月行政區劃調整時將原符江區所屬可久鄉、紅旗鄉,羅場區所屬清潭鄉合并改名高坡村,成立高坡村村民委員會,后一直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高坡村附近有大雁嶺景區、勝天紅巖山旅游景區、文武荷田、可久紅巖山旅游景區、李碩勛故居、高縣農民協會成立地(土主廟)等旅游景點,有宜賓早茶、沙河豆腐、羊田粉條、川紅工夫茶、午時粑、香辣蝦等特產,有鹿鳴茶制作技藝、高縣土火鍋制作技藝、陜北說書、興文僰人賽神節、川南苗族手毽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