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護安鎮 | 隸屬:經開區 |
區劃代碼:511603106 | 代碼前6位:51160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X |
長途區號:0826 | 郵政編碼:638550 |
轄區面積:約28.4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4萬人 |
人口密度:約36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民豐路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為2010年新建的社區居民委員會,取“人民大豐收之義”而得名。…[詳細] |
楊房子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2014年設立。解放前為護安鄉第6保。1952年改為民建社。1958年更名和平大隊,上屬護安公社,下轄10個生產隊。1966年更名為和平大隊,下轄10…[詳細] |
沙坪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解放前,境內有一坪壩,坪壩多系沙質,故以“沙坪壩”而得名。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沙坪村與窯灣村合并,改為沙坪社區。…[詳細] |
大地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1951年蒿壩村、坳盆村同屬大地村管轄,2020年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根據前府發[2020]17號,蒿壩村和坳盆村合并為大地社區。…[詳細] |
翰石村 | ~203 | 村莊 | 境內有獨立大石,宋朝學仕王翰林寓之“風水寶石”,后人稱之為翰石,故名。…[詳細] |
團柏村 | ~205 | 村莊 | 境內小山嶺多成團的柏樹,名“團柏嶺”,故以團柏而得名。…[詳細] |
虎嘯村 | ~209 | 村莊 | 境內有山,其地形陡峭,渠江從山下南側流過,水石相擊,猶如海風唬嘯,名虎嘯城,故得名虎嘯村。…[詳細] |
青龍村 | ~214 | 村莊 | 境內有山形如龍,山口多柏樹,當地居民稱之為“青龍嘴”,1984年更名時以“青龍嘴”而得名。…[詳細] |
老坡村 | ~216 | 村莊 | 境內有大石堆,呈三角形,據傳是太上老君煉丹爐鼎的三個支架,當地居民稱此地為“老鼎坡”,1951年命名時以“老鼎坡”而得名老坡村,故名。…[詳細] |
鵝鳳村 | ~217 | 村莊 | 因地形像鵝,傳說因地理、風水關系,有鵝頭、身,而無鵝頸,百姓為此修造了鵝頸而使之連成一體,故稱該地為鵝頸項,進而衍變為鵝鳳村。…[詳細] |
地名由來:
護安鎮因地處城區東部,為入城必經之道,取護衛廣安城區之意,故名。
基本介紹:
護安鎮位于廣安城區東南部,東臨觀塘鎮,西與奎閣街道辦事處接壤,南北以渠江為界與官盛鎮、協興鎮、大龍鄉隔江相望,渠河半周環抱護安鄉,廣前高等級公路通過鎮政府機關所在地直穿其間,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政府機關離區人民政府約7公里,幅員面積28.44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154個村民小組,6782戶,人口22622人。
境域屬平壩淺丘地區,地勢由東向西傾斜,海拔361米,有耕地18777畝。土地肥沃,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苦,經濟作物有油菜、土煙、海椒、水果、蔬菜、蠶桑、水產等。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有廣安一木公司、建筑公司、沙磚廠、頁巖磚廠、酒廠,鞭炮廠、預制場、養豬場、養雞場等237戶,創產值
榮譽排行:
2013年2月,2012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護安鎮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民國初,設護安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析置石橋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石橋鄉并入。
1951年,析置石橋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10月,護安、石橋2鄉合并為護安鎮。
2013年2月,劃歸前鋒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