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坪鎮 | 隸屬:廣漢市 |
區劃代碼:510681103 | 代碼前6位:51068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F |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300 |
轄區面積:約2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9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百里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境內有白里堰,該堰的修建促進了農業發展,造福了群眾。…[詳細] |
龍潭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龍潭村村委會位于高坪鎮龍潭村13組,全村共轄16個合作社,農戶1171戶,總人口2615人,黨員102人,黨小組8個,有自然院落56個。本村屬平原地貌…[詳細] |
金九村 | ~202 | 村莊 | 金九村村委會位于高坪鎮金九村18組,全村轄18個合作社,總戶數1324戶,總人口3164人,黨員114人,有自然院落54個。本村屬于平原地貌,耕地面積…[詳細] |
高拱橋村 | ~204 | 村莊 | 高坪鎮前往興隆鎮方向2公里處,有一座非常高的拱橋,名高拱橋,村以橋名。…[詳細] |
園龍村 | ~206 | 村莊 | 圓覺村與二龍村合并后,各取一字(“圓”諧音“園”以及“龍”)而得名。…[詳細] |
水磨村 | ~207 | 村莊 | 水磨村村委會位于高坪鎮水磨村4組,全村共轄15個合作社,農戶729戶,總人口2119人,黨員81人。本村屬于平原地貌,耕地面積1986畝,人均耕地0.…[詳細] |
文河村 | ~209 | 村莊 | 境內有文家河,村以河名。青石村原名高駢鄉16保、聯合村、3耕區、西高公社4大隊、青石大隊,因境內青石橋而得名;文河村原名原為高駢鄉和平村、太平公社3耕…[詳細] |
李堰村 | ~210 | 村莊 | 境內有座李堰,是當地重要的水利工程,促進了當地的農業發展,為后來稻蝦基地和油菜花基地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詳細] |
地名由來:
高坪鎮原名高耕,因境內有高耕鋪,故名。1980年地名普查更名為高坪。
基本介紹:
廣漢市高坪鎮位于廣漢市西北部,地處廣漢、什邡、德陽三地之間,成德綿經濟帶的核心區段內,區位優勢明顯。北接什邡市、西臨西高鎮,南臨新平鎮,東靠南豐鎮、興隆鎮。距廣漢市區10公里,離南面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區——三星堆遺址僅5公里。全鎮交通發達,北京大道、廣木鐵路和成德大道穿境而過,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下轄8個行政村(龍潭、金九、一龍橋、高拱橋、雙紅、園龍、水磨、雙石),1個居委會(場鎮),全鎮總人口24727人,其中農業人口21518人。 高坪鎮共有4所學校, 1所衛生院;被列為廣漢市6個衛星示范鎮、廣漢市6個重點鄉鎮、德陽21個區域重點鎮、德陽十大最美鄉鎮。耕地面積28000畝,屬都江堰自流灌溉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高坪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歷史沿革:
明,屬漢州化成鄉。
清初,稱高驕。
康熙年間,屬漢州牟村。
宣統元年(1909年),設高驕鎮。
1950年初,四區區公所駐高驕場,高驕鄉分為東高驕、西高聯2鄉。
1952年初,高耕場改鎮。
1956年,高耕鎮并入高驕鄉。
1958年,鄉政公社。
1962年1月,分為東高耕、西高驕2公社;后東高驕公社更名高驕公社。
1980年,更名高坪公社。
1981年,公社改鄉。
1985年,鄉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