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雙龍橋村 | 隸屬:法王寺鎮 |
區劃代碼:510522119209 | 代碼前6位:51052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E |
長途區號:0830 | 郵政編碼:646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1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3641人 |
人口密度:325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境內一橋,橋為兩孔,洪水涌流似雙龍出洞,故名。
基本介紹:
雙龍橋坐落于法王寺鎮西南,距鎮政府駐地5千米,蓉遵高速公路和國道G438線穿境而過。村域東面和南面與九支鎮接壤,西面與農會村和法王寺村相連,北面與石佛村相接。轄區面積11.2平方千米?側丝3641人。2022年被評為省級示范便民服務站。
雙龍橋村與天池村、石佛村、農會村、大木樹村、法王寺村、山后頭村、金鴨子村、龍泉村、通樹壩村、四通村、二里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50年屬石佛鄉,為雙龍橋村。
1958年石佛鄉、二里鄉合并成立二里公社,為雙龍橋大隊。
1960年二里公社分為石佛、香山、二里三個公社,為石佛公社雙龍橋大隊。
1983年改公社為鄉,更名石佛鄉雙龍橋村。
1992年撤區并鄉,石佛鄉、農會鄉并入二里鄉,為二里鄉雙龍橋村。
2007年涼壩村、新印山村并入雙龍橋村。
2013年二里鄉更名法王寺鎮,為法王寺鎮雙龍橋村。
周邊相關:
雙龍橋村附近有瀘州堯壩古鎮、佛寶森林公園、福寶景區、白鹿清源宮、筆架山風景名勝區、周祠等旅游景點,有瀘州糯紅高粱、合江真龍柚、合江荔枝、合江金釵石斛、先市醬油、桃杞雞卷等特產,有先市醬油釀造技藝、高腔山歌、合江儺戲、佛寶嗩吶、瀘州雨壇彩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