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油榨村 | 隸屬:甘雨鎮 |
區劃代碼:510522111205 | 代碼前6位:51052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E |
長途區號:0830 | 郵政編碼:646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20.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4653人 |
人口密度:228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舊時以榨油作坊興市的小場鎮,村以作坊名。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油榨村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村(社區)名單。
基本介紹:
油榨村是由原馬村、原興隆村、原油榨村于2020年5月合并而成,油榨村坐落于甘雨鎮東南面,位于古代瀘州到敘永、貴州赤水的交通要道上,距離鎮政府駐地 13千米。東起合江縣甘雨鎮瑞豐村,西至合江縣福寶鎮修竹村,南起合江縣福寶鎮飛鵝村,北至我鎮槐花村,面積20.4平方公里,耕地3872.6畝,林地21800畝,全村轄19個村民小組,一個聚居點。全村共有1778戶4653人,黨員121人,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荔枝、桂圓、花椒、厚樸為主,有村小學校一所,村衛生室4所,金融流動服務站1個。油榨村有幾公里的浦江河,清澈的河水沿村邊緣而過,原馬村山高林密,綠意盎然,登上山頂可俯瞰整個甘雨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福寶鄉。
1951年置團結鄉,1953年團結鄉改名油榨鄉,為油榨村。
1956年油榨鄉并入福寶鄉,為福寶鄉油榨村。
1957年復置油榨鄉,1958年成立油榨公社,為油榨大隊。
1983年改公社為鄉,更名油榨鄉油榨村。
1992年甘雨、黃桷樹、油榨3鄉合并建立甘雨鎮,更名甘雨鎮張咀村。
2007年更名油榨村。
周邊相關:
油榨村附近有瀘州堯壩古鎮、佛寶森林公園、福寶景區、白鹿清源宮、筆架山風景名勝區、周祠等旅游景點,有瀘州糯紅高粱、合江真龍柚、合江荔枝、合江金釵石斛、先市醬油、桃杞雞卷等特產,有先市醬油釀造技藝、高腔山歌、合江儺戲、佛寶嗩吶、瀘州雨壇彩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