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符陽街道 | 隸屬:合江縣 |
區劃代碼:510522001 | 代碼前6位:51052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川E |
長途區號:0830 | 郵政編碼:646200 |
轄區面積:約69.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6.51萬人 |
人口密度:2369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新華北路85號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馬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馬街社區面積0.5平方公里,轄7個居民小組,總人口6178人,其中常住人口3032人,流動人口3146人。馬街社區以網格黨支部核心引領,充分發揮支部黨…[詳細] |
百花亭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符陽街道百花亭社區面積1.2平方公里,轄4個網格17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14059人,戶籍人口11034人。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聯系包聯單位…[詳細] |
建設路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建設路社區地處縣城中心地段,面積1.5平方公里。社區居民5137戶,總人口13368人,常住人口10298人、 流動人口3000余人。貫徹落實縣領導社…[詳細] |
棗林橋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棗林橋社區面積0.6平方公里,轄區內11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4026人。棗林橋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在社區的116棟房屋的242個單元都推選出了單…[詳細] |
菜壩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菜壩社區面積1.2平方公里,轄8個網格、13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20147人。菜壩社區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工作,依托現有資源,不斷探索集體經…[詳細] |
桂園林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桂圓林社區面積2平方公里,轄17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5萬人。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在老舊小區建立健全治理體系;在利城半島因地制宜推出“業委會…[詳細] |
義園街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義園街社區面積0.8平方公里,轄16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0125人。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強化隊伍建設,推動全面發展。切實加強社區干部職工、黨…[詳細] |
橋凼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橋凼社區轄區面積約1.8平方公里,轄6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約1.1萬人,戶籍人口4021人。培育發展社會組織1個、社區自組織備案10家、通過社區集體公…[詳細] |
荔城社區 | ~009 | 鄉中心區 | 荔城社區面積2.5平方公里,轄7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4659人。綠化面積1.1平方千米,綠化率44%社區。荔城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依托轄區兩…[詳細] |
少岷社區 | ~010 | 村莊 | 少岷社區轄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轄1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26736人。轄區內現有成熟小區20個,以及散居樓院11棟,在建的居住小區2個。社區現有工作人員…[詳細] |
三塊石村 | ~201 | 村莊 | 三塊石村面積4.5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26人。耕地面積134.79公頃,森林面積45.1公頃,森林覆蓋率33%。三塊石村堅持黨建引領鄉…[詳細] |
魏家祠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魏家祠村面積4.6平方公里,轄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01人。全村耕地面積6000畝,森林面積469畝,森林覆蓋率6%。魏家祠村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詳細] |
大同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大同村面積10.9平方公里,轄1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32人。全村耕地面積4515.8畝,森林面積700畝,森林覆蓋率75%。大同村堅持黨建引領鄉村…[詳細] |
文橋村 | ~204 | 村莊 | 符陽街道文橋村面積3.6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35人。耕地面積1392.25畝,森林面積900余畝,森林覆蓋率45%。文橋村堅持黨建引領…[詳細] |
黃溪村 | ~205 | 村莊 | 黃溪村面積3.8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45人。耕地面積1510.12畝,森林面積1500畝,森林覆蓋率12%。黃溪村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詳細] |
會青山村 | ~206 | 村莊 | 會青山村面積3.69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24人。全村耕地面積1600畝,森林面積3000畝,森林覆蓋率26%。會青山村堅持黨建引領鄉村…[詳細] |
山頂上村 | ~207 | 村莊 | 山頂上村面積5.28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41人。全村耕地面積2592.8畝,森林面積1641.7畝,森林覆蓋率30%。山頂上村堅持黨…[詳細] |
聚寶村 | ~208 | 村莊 | 符陽街道聚寶村面積5.26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26人。全村耕地面積3180.45畝,森林面積4709.55畝,森林覆蓋率59%。聚寶…[詳細] |
地名由來:
合江古稱符,治在安樂山(今筆架山)之南,安樂溪(赤水河)之北,故稱符陽。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符陽街道人口數量為16.51萬人,位列合江縣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位。
基本介紹:
符陽街道位于長江、赤水、習水三條河流交匯處,面積52.47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共122個居民小組,8個行政村、共84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10.5萬人,實際常住人口在20萬人以上,是中共合江縣委、合江縣人民政府駐地,合江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街道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工作,創建“荔城•鄰里匯”黨建品牌,建設5個居民共享空間,打造紅立方•美荔城黨群服務站,踐行“紅色引領商圈發展”的理念,提供金融咨詢、農民工維權咨詢、聯勤巡防等服務。培育發展農業產業園4個、農民專合社46家、家庭農場84家,打造貫灣濱橙、任氏蜂蜜2個特色品牌,帶動實現農業產值近1.2億元。大力發
歷史沿革:
西漢元鼎二年(前115年)置符縣、縣治就在今合江鎮南關地段,距今已2134年。
其中,唐武德元年(618年)至元和十二年(817年),縣治遷今白沙鎮,元六十五年(1278年)至明洪武四年(1376年),縣治遷神臂江南濟民市(今三橋鄉長江村黃氏壩),除此298年外的1837個年頭,縣治均在今符陽街道。
符陽街道西漢屬符縣,隸屬益州部犍為郡,唐武德元年隸屬瀘州,民國二年隸屬四川省下川南道,民國二十二年設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