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譚家橋村 | 隸屬:高興鎮 |
區劃代碼:511681106203 | 代碼前6位:51168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X |
長途區號:0826 | 郵政編碼:6385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00人 |
人口密度:約288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湖廣填四川時,譚姓族人到一小河旁安置,為交通方便,建設了一座石橋,取名譚家橋。后村以此名,即,故名。
基本介紹:
譚家橋村地處華鎣市高興鎮東部,幅員面積8平方公里,屬于喀斯特地貌,全村有耕地面積804畝,林地面積15000余畝,全村總人口2278人,實有勞動力1058人。轄區有6個村民小組,黨員51人。 全村有4個種養殖基地(村民流轉土地給:圣源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偉航珍惜苗木基地、超奇農產品有限公司、億康生豬養殖基地,幾個種養殖基地每年分別給村民提供13萬、9.7萬、2萬、12萬土地租金,幫助村民增收)。譚家橋村有觀音洞一處特色旅游景點,風景秀麗,觀音洞的形成可以上溯到200多年前,后人于此處修建觀音洞廟,供人祭拜。
譚家橋村與馬家嘴村、枧子溝村、宋家埡村、高興村、北街社區、高興街道社區、花廟嘴村、高峰巖村、金光社區、過江村、大屋嘴村、李子埡村、高坪村、騎龍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8年為高興公社3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鎮,撤大隊建村后,隸屬高興鎮譚家橋村;2004年譚家橋村與石埡口村強村并組,合并為譚家橋村,原譚家橋村12個村民小組和石埡口6個村民合并為6個村民小組。
2020年5月紫銅觀村并入譚家橋村。
周邊相關:
譚家橋村附近有石林旅游區、廣安華鎣山、峨鳳嶺森林農莊、華鎣山游擊隊遺跡、廣安華鎣山天然大盆景、《新華日報》紙廠舊址等旅游景點,有廣安蜜梨、廣安松針、華鎣山薇菜、華鎣山毛峰、蕨菜、薇菜、醉仙麻辣牛肉等特產,有華鎣山滑竿抬幺妹、岳池民間雜技、岳池被單戲、坐歌堂、祭月賞月(打糍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