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平鎮 | 隸屬:嘉陵區 |
區劃代碼:511304107 | 代碼前6位:51130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R |
長途區號:0817 | 郵政編碼:637500 |
人口數量:約1.79萬人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安平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該社區境內有安平鎮人民政府,社區以鎮為名,寓意百姓安康、天下太平,故名。…[詳細] |
梗石河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指溪河的水流受到亂石的阻攔,水流不暢。梗石河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邱家灣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邱姓人家在此聚居,形成院落。邱家灣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活香爐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即把活的樹當作香爐燒紙。原為一大隊。1981年更名為活香爐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于1984年撤銷活香爐大隊,設立活香爐村。2020…[詳細] |
潘家溝村 | ~206 | 村莊 | 潘姓居民生活在此灣。原為六大隊。1981年更名為潘家溝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于1984年撤銷潘家溝大隊,設立潘家溝村。2020年4…[詳細] |
大河堰村 | ~208 | 村莊 | 有河流經此地,當地修建有堤壩。原為八大隊。1981年更名為大河堰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于1984年撤銷大河堰大隊,設立大河堰村。…[詳細] |
大石橋村 | ~214 | 村莊 | 即一座用大石頭所砌成的大橋。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吳家堰村 | ~215 | 村莊 | 吳氏家族在此聚居,并在此修建有河堰。原為二大隊。1981年更名為吳家堰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于1984年撤銷吳家堰大隊,設立吳家堰…[詳細] |
店子嘴村 | ~219 | 村莊 | 即道路交叉處開有店鋪。原為巨石鄉六大隊,1981年更名為店子嘴大隊。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于1984年撤銷店子嘴大隊,設立店子嘴村屬巨石…[詳細] |
依陽橋村 | ~221 | 村莊 | 依陽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安平鎮原名太平鄉,取其“天下太平”之意;1982年,更名為安平。
基本介紹:
安平鎮位于嘉陵區西南部,距區所在地35公里,安平鎮幅員面積五十五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8萬畝,轄活香爐、邱家灣、銀匠溝、茶盤寺、燒柴溝、潘粗溝、灘子溝、大河堰、龍孔田、老窯溝村、燕子巖、梗石河、王家坡。地處丘陵,山高坡多,草料豐富,群眾素有養羊的習慣。
安平鎮由原安平、巨石合并而成,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西南,李蟠公路中段,距城區51公里,幅員面積57.4平方千米,東靠世陽鎮,南臨龍嶺鎮,西連鹽溪鄉,北與天星鄉接壤,全鎮轄2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80個農業合作社,農戶9225戶,總人口30763人,集鎮常住1萬人以上。
【場鎮建設】 安平鎮集鎮建設成效顯著,2001年納入省級
歷史沿革: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為太平場。
清宣統二年(1910年),以場建立太平鎮。
1950年8月,屬南充縣第六區。
1952年5月,設太平區,太平鄉屬之。
1953年,太平鄉析3大隊置鹽溪鄉。
1955年,撤太平區,太平鄉劃歸金鳳區。
1956年,改為太平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改為太平公社。
1961年,屬太平區。
1982年,太平公社改為安平鄉。
1992年,由安平鄉改為安平鎮。
199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