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會村 | 隸屬:江安鎮 |
區劃代碼:511523100203 | 代碼前6位:51152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42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轄區面積:約1.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00人 |
人口密度:約1438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此村在命名時群眾引起一場小小的誤會,后取“誤會”諧音“五會”而得名,此名希望從此以后群眾之間不再有誤會,生活安定團結,故名。
基本介紹:
五會村位于江安縣城東南方向,幅員面積1.6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馬道子組、電廠灣組、老房子組、棉花灣組、檢水壩組、花泥壩組),農戶645戶,人口2313人,其中貧困戶8戶,貧困戶人口27人,勞動力1300余人,低保戶13戶16人、五保戶1戶1人。
五會村與青臺坎村、會龍社區、洋碼頭社區、南屏社區、漢安社區、河中村、天堂湖社區、同義村、龍門口社區、黃泥村、太陽村、劇專社區、淯江社區、紅巖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55年屬大橋鄉轄。
1958年并置為東風公社,村名五會大隊,屬東風公社轄。
1962年置大橋公社,村名五會大隊,屬大橋公社轄。
1981年大橋公社更名為西江公社,村名五會大隊,屬西江公社轄。
1984年撤社設鄉,西江公社改西江鄉,村名五會村,屬西江鄉轄。
1992年撤鄉并鎮,西江鄉合并至現江安鎮,村名五會村,屬江安鎮轄至今。
2019年11月13日,因村建制調整撤銷燈桿山村、大橋壩村,以原燈桿山村、原大橋
周邊相關:
五會村附近有夕佳山古民居、紅巖柿子部落、紅佛寺、柏楊塆民居、夕佳山民俗博物館、天寶寨等旅游景點,有宜賓早茶、江安黑山羊、江安大白李、江安夏橙、紅橋豬兒粑、江安伏令夏橙等特產,有陜北說書、興文僰人賽神節、川南苗族手毽、屏山女子踩橋、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