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靖鄉 | 隸屬:滎經縣 |
區劃代碼:511822202 | 代碼前6位:51182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川T |
長途區號:0835 | 郵政編碼:625200 |
轄區面積:約8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690人 |
人口密度:約3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安樂村 | ~205 | 村莊 | 意指該村村民都希望生活平安喜樂,故名。1951年前該村屬雙江鄉管轄,1951年安靖鄉成立后屬安靖鄉管轄,1958年為安靖鄉人民公社安樂村管理區,196…[詳細] |
崍麓村 | ~207 | 村莊 | 該村地處邛崍山脈大相嶺之北麓,故名。1950年7月前屬漢源縣管轄,1951年建政后為凰儀鄉崍麓村,1958年是凰儀公社崍麓管理區;1962年四固定后為…[詳細] |
箐口村 | ~208 | 村莊 | 以前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之一箐口站,因箐口站在本村轄區內,因而得名箐口村,故名。…[詳細] |
大通橋村 | ~209 | 鄉中心區 | 舊社會時期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因大河隔斷大水時不能通往,清朝年間修建次橋后,再大的水也可通行,故名;2020年將民建村、長勝村和民治村的3、4、5、6…[詳細] |
地名由來:
安靖鄉,因境內多竹木取諧音“靖”寓意人杰地靈而得名。
基本介紹:
滎經縣轄鄉。1951年置安靖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0.5公里。面積80平方公里,人口0.5萬;(灘)凰(儀)公路過境。轄民建、順江、安樂、長勝、民治、箐口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子。畜牧業較發達,是著名“滎經黃!碑a區之一。盛產茶葉、竹木、天麻、筍干、藥材。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安靖鄉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鄉鎮(街道)名單。
文化旅游:
重修大相嶺橋路碑(滎經縣)位于安靖鄉崍麓村。是清朝時四川總督巴岳特錫良撰書的隸書巨碑。保護范圍:碑四周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安靖鄉境域屬西區安菁上,中,下壩。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相嶺河以西屬雙江鄉聯保,以東屬鹿鶴鄉聯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相嶺河以西屬原雙江鄉第四、五、六保,以東屬鹿鶴鄉第六、七保。
1951年4月,鹿鶴鄉第六、七保和雙江鄉第四、五、六保合并為安靖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
2006年9月,凰儀鄉楠壩、崍麓2村并入安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