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踏村 | 隸屬:馬踏鎮 |
區劃代碼:511124101201 | 代碼前6位:51112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L |
長途區號:0833 | 郵政編碼:613106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轄區面積:約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3394人 |
地名由來:
在元代以前,當地人們鑿井、汲鹵全用人力推挽,鹵淡水少,有人試用騾馬推挽,鹵咸水多,后不再用人力推挽,故稱馬拖井。建場時以井名命城鎮,又取文雅莊重之義和諧音,稱為馬踏井。
基本介紹:
馬踏村位于井研縣南部,距縣城18公里,轄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394人,都是農業人口,總戶數1266戶,耕地面積2573.9畝,其中:田1635畝、土937畝。全村工農業總產值3800萬,其中工業總產值700萬,農業總產值3100萬,馬踏村經濟以農業為主,支柱產業:生豬、柑桔、糧食、花卉、水產養殖等。
馬踏村與馬踏街社區、南河村、橋咡井村、紅五月村、石泉村、八一村、清河村、里仁村、四合村、黃缽井村、七盤山村相鄰。
歷史沿革:
馬踏村的前身為解放后成立的初級社、高級社。
后因當時一個大農場名農興農場,故取農業興旺之意取名農興大隊。
1966年和中心大隊、紅旗大隊合并更名紅星大隊。
1982年更名為馬踏村。
2004年和天華村合并,繼續沿用馬踏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馬踏村附近有井研雷氏民居、紅星湖、三江白塔、竹園烈士陵園、井研馬門溪恐龍、中共拱辰鄉支部活動遺址——周坡女子小學等旅游景點,有井研柑橘、泡辣椒、泡苦瓜燒魚、樂山甜皮鴨、井研香菇、梅灣臺柚等特產,有夾江書畫紙、夾江武術、夾江國畫紙、夾江畫紙、峨眉山佛教音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