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略坪鎮 | 隸屬:羅江區 |
區劃代碼:510604103 | 代碼前6位:51060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F |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000 |
轄區面積:約3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78萬人 |
人口密度:約5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成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據史料記載,李特之子李雄在此稱帝,國號大成,為表紀念以國號命名;后。…[詳細] |
長玉村 | ~202 | 村莊 | 長玉村位于略坪場鎮西北部,距略坪場鎮1公里,與文明、安平、高玉、前龍村接壤,全村共轄1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756戶,總人口2102人,幅員面積3.57…[詳細] |
建國村 | ~203 | 村莊 | 以“建軍國社”得名,意指把小家建設好,偉大的祖國就能建設的更好;后![詳細] |
安平村 | ~204 | 鎮中心區 | 羅江區略坪鎮安平村位于略坪鎮的場鎮周邊、東玉錦屏村相接、南與旌陽區相接、西與建國村相接、北與文明村相接。河黃路穿村而過,緊鄰場鎮、距羅江城區14公里、…[詳細] |
隱逸山村 | ~205 | 村莊 | 隱逸山村:由原齊心村變更而來。位于略坪鎮以北距縣城21公里,距略坪場鎮6公里,與安縣、綿竹交界,全村面積4.18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533戶,1…[詳細] |
錦屏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略坪鎮錦屏村位于略坪鎮東西方向,距場鎮1公里,距羅江區12公里,距德陽市區23公里。與略坪鎮安平村、聯豐村及白馬關鎮的三河村接壤,是羅江區進入略坪鎮的…[詳細] |
聯豐村 | ~207 | 村莊 | 取聯合農民生產互助糧油大豐收之意。1952年土改建政時為大埡村、范橋村、1953年建互助組20個,1954年建初級社5個、即聯豐1、2、3社、范橋1、…[詳細] |
松花村 | ~211 | 村莊 | 此處松樹生長較多,春夏松花飄香。清末民初屬羅江縣略村第三甲,民國25年(1936)略坪改設21個保,屬第18保,1950年5月初略坪農民協會成立,屬第…[詳細] |
前龍村 | ~213 | 村莊 | 前龍村位于略坪鎮的西北角方向、東與松花村相接、北與安縣永河鎮安樂村隔河相照。文廣路穿村而過,距場鎮六公里、距羅江縣城十七公里、全村共有13個村民小組、…[詳細] |
廣安村 | ~215 | 村莊 | 寓意平安祥和,是人們的美好愿望。后。民初屬羅江縣略坪第五甲,民國25年(1936)略坪改設21個保,屬第14保,直至1950年4月,1950年5月初略…[詳細] |
高玉村 | ~217 | 村莊 | 高玉村位于略坪鎮西北面,距場鎮3公里、縣城12公里、德陽市區24公里、綿竹市16公里,是旌陽區、綿竹市交匯地,是羅江縣的北大門;鎮內與紅星村、齊心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古稱赤祖,因西漢隱士赤祖于鎮西北秀龍山修道成仙而得名。唐、宋迄清置略坪戍所,故名。
基本介紹:
略坪鎮地處羅江縣西南部,距縣城13公里,是安縣、羅江縣、綿竹縣、旌陽區三縣一區的交匯地,距德陽市區25公里,距綿陽市區35公里,緊臨成綿高速公路、108國道、寶成鐵路,交通便利。全鎮幅員面積55.77平方公里,全鎮轄14個行政村1個社區,14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383人,耕地面積32264畝。 略坪鎮無公害蔬菜基地位于羅江縣西南部,距縣城12公里,羅綿公路(羅江縣—綿竹市)、黃塔路(旌陽區黃許鎮—安縣塔水鎮)穿越而過,緊鄰成綿高速復線,交通便利;綿遠河、靁水河、人民渠4、5、6、7干渠貫穿全境,水資源豐富。種植和養殖業為當地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經濟上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水果,豬,牛,羊,雞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略坪鎮被評定為2023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鄉鎮。
2019年12月,略坪鎮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鄉鎮(街道)名單。
歷史沿革:
漢晉時為軍事駐防要地。
西漢、東漢時為綿竹赤祖地。
西晉末(清300),李特、李雄率流民起義置北營于此。
南朝劉宋時,古綿竹縣治從今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徙于此。
唐宋時,置略坪戍所。
清初為羅江縣略村,清末至民國時期為羅江、德陽縣(德陽縣轄略坪場南端場口至天燈壩一帶)共管。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改文明場。
1928年,復名略坪場。
1940年,始置略坪鄉。
同時彰明縣筒馬鄉1-4保(今略坪鎮齊心、紅星、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