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復興鎮 | 隸屬:冕寧縣 |
區劃代碼:513433103 | 代碼前6位:51343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W |
長途區號:0834 | 郵政編碼:615600 |
轄區面積:約60.4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萬人 |
人口密度:約3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巨龍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境內居民希望生活能越過越好,取義于東方巨龍之意,故名。…[詳細] |
建設村 | ~200 | 村莊 | 因建設新農村,寓意發展,故名。該村原叫峽口,1993年成立為建設村。2020年5月19日冕寧縣人民政府批復將建設村、豐收村合并為建設村。…[詳細] |
春城村 | ~201 | 村莊 | 以前境內是由“水城”和“明春”兩村合并而成,兩村各取取“春”“城”一字,故名。…[詳細] |
紅星村 | ~202 | 村莊 | 境內過去參加紅軍的人較多,故名。原名新營鄉,1950年成立紅星村沿用至今。…[詳細] |
果園村 | ~204 | 村莊 | 因該地盛產各種優質水果,故名。該地原叫甲古拉達、哈咋拉達,1950年成立果園村,并沿用至今。…[詳細] |
高窯村 | ~205 | 村莊 | 境內有燒制陶瓷窯場,故名。解放后屬于東河公社高窯大隊,1980年大隊撤消,成立高窯村委會。2019年12月撤銷林里鄉,原林里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復興鎮,…[詳細] |
花果村 | ~206 | 村莊 | 因境內種植水果種類很多,特別是無花果樹成片,故名。…[詳細] |
林里村 | ~207 | 鄉中心區 | “鄰里”通“林里”取和睦相處之意,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復興鎮原名馬房溝,1935年春全場火災燒光后命名寓衰落后興盛起來之意。
基本介紹:
復興鎮位于冕寧縣境中部安寧河谷地帶,總面積60.47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海拔1697米,距縣城18公里,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共58個村民小組,主要有漢、藏、彝三個民族,有農業戶4296戶,總人口20137人,全鎮以農業為主,土產水稻、玉米、油菜籽,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蠶桑、櫻桃、梨、桃子等。水果產量居全縣第一,達2810噸,占全縣總產量15%,其中櫻桃年產量達1051噸,以顆大、色鮮、味甜著稱,遠銷成、渝、昆等地。
主要職責:組織全鄉干部職工、群眾認真學習國家法律、法規,執行黨的各類方針政策,在黨委的領導下,制定本鄉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組織和帶領全鄉干部職工開展民政、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復興鎮被認定為四川省第三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月,復興鎮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鄉鎮名單。
2014年7月,復興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年(1941年),設復興鎮。
1952年,鎮改鄉。
1958年,改為巨龍公社。
1961年,更名復興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1985年8月,鄉改鎮。
2019年12月,撤銷林里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復興鎮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