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平鎮 | 隸屬:綿竹市 |
區劃代碼:510683124 | 代碼前6位:51068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F |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200 |
轄區面積:約30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60人 |
人口密度:約1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銀杏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清平鎮銀杏社區為2010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后為安置受災群眾成立的居委會,2013年由綿竹市人民政府的文件批準建立,沿用至今。銀杏社區東臨藺家…[詳細] |
鹽井村 | ~201 | 村莊 | 清平鎮鹽井村在解放前夕為茂縣清平第1保,1952年土改建鎮時為綿竹縣清平鄉1村,1955年合作化時名紅星大隊,1958年公社化時名高峰公社1管區,19…[詳細] |
院通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清平鎮院通村在解放前夕為茂縣清平第1保,1952年土改建鎮時為綿竹縣清平鄉2村,1955年合作化時名竹坪社、園包社,1958年公社化時名2管區,196…[詳細] |
棋盤村 | ~203 | 村莊 | 清平鎮棋盤村在解放前夕為茂縣清平第3保,1952年土改建鎮時為綿竹縣清平鄉3村,1955年合作化時名棋盤社、山峰社,1958年公社化時名3管區,196…[詳細] |
圓包村 | ~204 | 村莊 | 清平鎮圓包村在解放前夕為茂縣清平第5保,1952年土改建鎮時為綿竹縣清平鄉4村,1955年合作化時名星星社,1958年公社化時名4管區,1962年改為…[詳細] |
湔溝村 | ~205 | 村莊 | 清平鎮湔溝村在解放前夕為茂縣清平第5保,1952年土改建鎮時為綿竹縣清平鄉5村,1955年合作化時名團結社,1958年公社化時名5管區,1962年改為…[詳細] |
地名由來:
清朝光緒年間,稱為大壩,1935年冬,茂縣縣長沙鐵帆來大壩禁煙安民時說,大壩這個名字改得不好,從字意來講,即誰大誰稱霸,可更名為清平,即清除匪患,盛世太平,故名。
基本介紹:
清平鎮位于綿竹市西北部山區,全鎮面積302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距市區約32公里,全鎮轄5個行政村,1個社區,3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123人。2013年6月18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清平鎮撤鄉設鎮。 清平鎮年平均氣溫15℃,雨量充沛,氣候宜人,磷礦石資源豐富。在先后經歷“5.12”特大地震和“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兩次自然災害后,清平鎮根據《清平鄉8·13災后二次重建規劃》要求,在“建筑有特色、產業有支撐、設施齊配套、鄉風要文明、環境更宜居”總體特征的基礎上,按照“有利于城鄉統籌發展、有利于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有利于集聚整合各類要素資源、有利于產業發展和居民增收”的原則,將清平鎮定位為九頂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清平鎮被評選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鎮。
2021年5月,省委宣傳部命名清平鎮為四川省首批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
2017年10月,清平鎮榮獲四川省首批省級森林小鎮稱號。
2013年2月,2012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清平鎮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原為茂縣所轄,位于茂縣東境。
清朝光緒年間,稱為大壩。
1935年冬,更名為清平。
1937年更名為鄉保制。
1951年10月由茂縣劃歸綿竹管轄。
1953年成立鄉人民政府,1959年9月分出天池,單獨成立清平人民公社。
1984年成立清平鄉人民政府。
2013年6月18日,清平鄉撤鄉設鎮,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