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復興社區 | 隸屬:南溪街道 |
區劃代碼:511503001015 | 代碼前6位:51150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41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轄區面積:約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00人 |
地名由來:
此名寄托了當地群眾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向往,故名。
基本介紹:
復興社區地處南溪城鄉結合部,復興社區作為一個混合型社區,轄區面積是2平方公里,6個居民小組,社區總人口3650人,1552戶,其中農業人口600余人,戶籍人口1882人,非戶籍人口1768人。流動人口約35人,黨員52人。社區現有常職干部3名、臨聘工作人員6名。轄區內現有住宅小區4個、教育機構1所,醫院1個,已初步形成了教育、衛生、商貿、物流等多種業態。
復興社區與金星村、青龍社區、石坎村、石鵝村、南山社區、古永村、金鴻社區、茶花村、鳳溪社區、蓮花村、紫云社區、百花村、廣福社區、南門社區相鄰。
榮譽排行:
2022年8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確定復興社區為第三批四川省綠色社區。
歷史沿革:
復興村解放時為復興鄉第一保,1950年10月劃鄉建政,復興是瑞云村的一部分,屬復興鄉管轄。
1956年3月,復興鄉并入護農鄉,瑞云村更名復興村。
1961年新成立城郊公社,復興屬城郊公社,下轄4個村民小組。
2013年由復興村改為復興社區。
并于2013年由南溪鎮復興社區居民委員會,更名為:宜賓市南溪區南溪街道辦事處復興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復興社區附近有南溪古街旅游景區、南溪月亮灣、南溪·長江第一灣景區、云臺山森林公園、南溪觀音寺、南溪朱德舊居等旅游景點,有宜賓早茶、南溪豆腐干、南溪白鵝、宜賓糯紅高粱、南溪錦橙、四川白鵝等特產,有陜北說書、興文僰人賽神節、川南苗族手毽、屏山女子踩橋、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