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凌家鎮 | 隸屬:市中區 |
區劃代碼:511002102 | 代碼前6位:51100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K |
長途區號:0832 | 郵政編碼:641000 |
轄區面積:約4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8萬人 |
人口密度:約669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騎龍路1號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凌家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凌家社區有1236戶居民,總人口4326人,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轄區內企事業單位13個,個體商業網點385家。 下設兩個黨支部,黨員108人,4個…[詳細] |
橋上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因橫建于橋頭,別稱為:“橋上”。根椐內市區府函[2004]13號文件成立至今。牛角田村12組、橫房村1組、12組部分區域合并而成。…[詳細] |
何家坡村 | ~201 | 村莊 | 何家坡村位于凌家鎮西南方向,地處內江市市中區,距凌家鎮場鎮2公里,村內西流烏龍河,具有良好水域資源和綠色生態環境。全村共11個村民小組,黨員53名,村…[詳細] |
青杠坡村 | ~202 | 村莊 | 凌家鎮青杠坡村位于凌家鎮西南方向,距凌家場鎮2公里,北鄰牌坊壩村,南接小灣子村,幅員面積約1.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25戶1409人,共7個村民小組,…[詳細] |
牛口橋村 | ~203 | 村莊 | 此地山形如牛,橋建于牛頭之前,故名。原為聯合人民公社三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因駐地有牛口橋故名牛口橋大隊,1984年撤大隊為村至今。2020年5月通…[詳細] |
潘家壩村 | ~208 | 村莊 | 凌家鎮潘家壩村位于凌家鎮東北方向,東鄰萬家場,南接烏雞沖村,西鄰蟠龍寺,北接永安鎮,距離凌家場鎮和永安場鎮各3公里,內宜高速206省道、桂溪河橫貫境內…[詳細] |
牌坊壩村 | ~210 | 村莊 | 凌家鎮牌坊壩村位于凌家鎮西北方向,距離凌家場鎮1.5公里,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515戶,1611人,有黨小組6個,黨員53人,耕地面積128…[詳細] |
高洞村 | ~211 | 村莊 | 凌家鎮高洞村位于凌家鎮東南方向,緊臨凌家場鎮,幅員面積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60 戶, 2681 人,村民小組10個,黨小組5個,黨員40人,全村耕地…[詳細] |
烏雞沖村 | ~212 | 村莊 | 烏雞沖村位于凌家鎮東北部,村委會位于烏雞沖村7社,距離場鎮1.5公里,內宜高速與206省道和桂溪河橫貫境內,交通便利、水域資源和綠色生態環境良好。全村…[詳細] |
酒房溝村 | ~213 | 村莊 | 凌家鎮酒房溝村位于凌家鎮東北方向,東鄰蟠龍寺村,西鄰牌坊壩村,北鄰朝陽鎮,距離凌家場鎮3.5公里。戶籍人口431戶,1320人,共9個村民小組,3個黨…[詳細] |
方碑村 | ~214 | 村莊 | 凌家鎮方碑村位于凌家鎮西南角,與威遠縣靖和鎮花詞村接壞,距鎮政府9公里,幅圓面積2平方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農業戶數575,人口1920人。全村耕地…[詳細] |
八楞村 | ~218 | 村莊 | 八楞村位于凌家鎮西南方向,地處與凌家鎮磚房村、尖山村、巖灣村相連,距凌家鎮5.5公里。村內有烏龍河、響水河,具有良好的水域資源和綠色生態環境。全村公7…[詳細] |
花紅村 | ~220 | 村莊 | 凌家鎮花紅村位于凌家鎮西南方向,地處內江市市中區、自貢市、內江市威遠縣交界處,5組、8組、9組、10組與自貢市大安區三多寨鎮相連,距凌家場鎮10公里,…[詳細] |
徹天寺村 | ~222 | 村莊 | 以境內修建有一寺廟叫“徹天寺”,故名。解放前為五保,1950年建華華、新華村,1958年為一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時以境內有徹天寺,而命名徹天寺大隊…[詳細] |
水口村 | ~223 | 村莊 | 以境內有修建一座廟“水口寺”,故名。解放前為9保,1950年為亦賢、亦樂村,1958年為4大隊,1982年地名普查時以境內水口寺而得名為水口大隊,19…[詳細] |
牛角田村 | ~224 | 村莊 | 此地有似像牛角的田,名為“牛角田”,村以田名為名。…[詳細] |
大灣村 | ~225 | 村莊 | 此地原駐地“劉家大灣”,村命名時,以已有地名為名。…[詳細] |
大屋沖村 | ~226 | 村莊 | 此地地形平緩,且曾修建有一座大院,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清乾隆年間凌姓始居,后建場,故名。
基本介紹:
凌家鎮,內江市中區轄鎮,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現正積極爭取國家級小城鎮試點鎮。幅員面積近49平方公里,人口4.3萬余人,位于內江自貢之間,自古以來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地處內樂公路、內宜高速公路、內昆鐵路線上,交通極為便利。該鎮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花生、油菜等,境內有豐富的黃鐵礦、灰礫頁巖和石英沙巖。特產豐富,氣候宜人,鳥語花香,環境優美。
凌家鎮距內江市25公里,南距自貢市22公里,內樂公路橫穿場鎮,內宜調整公路從場鎮西面而過,內昆鐵路從場鎮東面南伸。該鎮是內江至自貢的中心場鎮,東與伏龍鄉相連,南與自貢市三多寨鎮接壤,西與威遠縣靖和鎮連接,北與永安鎮相通,四周輻射范圍廣,因此它是內江、自貢
榮譽排行:
2021年7月,凌家鎮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漢安烙烤畫)。
歷史沿革:
明屬安良里,清建凌家場,1913年改場為鄉,1951年分置凌東、凌南、凌西、凌北鄉,1953年并凌東、凌北為群和鄉,并凌南、凌西為聯合鄉,凌家場街區置鎮,1958年撤鎮入聯合鄉,再撤兩鄉建五一、聯合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復鄉,1985年撤兩鄉建凌家鎮并沿用至今。
白烏魚是四川省內江市的一種特色經濟魚類,主要分布于內江市中.區境內烏龍河,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和繁殖。2004年,內江市中區0在永安建設集白烏魚繁殖、養殖為一體的省級水產良原種場,取名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