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彭山區 | 隸屬:眉山市 |
區劃代碼:511403 | 代碼前6位:51140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川Z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20000 |
轄區面積:約46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82萬人 |
人口密度:約710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鳳鳴鎮小西街56號 | |
下轄地區:4個街道、2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鳳鳴街道 | 8.84萬人 | 26.8km2 | 彭山縣轄鎮,縣府駐地。1951年建鳳鳴鎮,1952年改城關鎮,1992年建鳳鳴鎮。面積26.8平方公里,人口4.1萬。成昆鐵路、成樂公路過境。轄南星、…[詳細] |
觀音街道 | 10.1萬人 | 17.6km2 | 2019年,撤銷觀音鎮和彭溪街道,設立觀音街道,以原觀音鎮和原彭溪街道所屬行政區域為觀音街道的行政區域,觀音街道辦事處駐前程路36號。…[詳細] |
謝家街道 | 2.58萬人 | 24.6km2 | 2019年,撤銷義和鄉和謝家鎮,設立謝家街道,以原義和鄉和原謝家鎮所屬行政區域為謝家街道的行政區域,謝家街道辦事處駐引鳳街3號![詳細] |
江口街道 | 2.22萬人 | 40.2km2 | 彭山縣轄鎮。1951年建雙江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江口鄉,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公里。面積40.2平方公里,人口2.1萬…[詳細] |
公義鎮 | 2.45萬人 | 42.5km2 | 彭山縣轄鎮。1952年建公義鄉,1958年改管理區,1959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4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3公里。面積42.5平…[詳細] |
黃豐鎮 | 1.27萬人 | 36.4km2 | 彭山縣轄鎮。1951年建黃豐鄉,1958年改黃豐管理區,1959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8公里。面積36.…[詳細] |
地名由來:
唐先天元年(712)隆山縣避李隆基諱改名,據《蜀中廣記》云,因縣之彭女山(彭亡山,今仙女山)為名;山因西周彭祖于此而亡得名。
基本介紹:
彭山,古稱武陽,建制于秦,至今巳有2300多年的歷史,素以“忠孝之邦”、“長壽之鄉”著稱。忠當屬東漢張綱,忠直敢言,不畏權勢,今《辭源》中有"埋輪"一詞記其事;孝首推東晉李密,《古文觀止》中的名篇《陳情表》即其所著。境內有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江口鎮,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然太極彭祖仙山,世界第一的中國長壽城牌坊,國內絕無僅有的唐代齊山雙佛,國家保存完整、規模最大、考古價值最高的搖錢樹、宋代石龍等文物,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5000多座漢崖墓群,世界最早的茶肆市場和茶葉產地等風景名勝、文物古跡。
名重天下的長壽故里。據史料記載,商賢大夫彭祖生于彭山,活壽800多歲--合今天136余歲,死后葬于彭山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彭山區獲評為2022年度四川省農村改革工作先進縣(市、區)。
2022年8月,彭山區入圍2021年度中國縣級政府政務誠信綜合水平百強縣。
2022年3月,彭山區被命名為2021年四川省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
2022年1月,彭山區被決定為第一批四川省省級生態縣。
2022年1月,彭山區被命名為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2年1月,彭山區被評定為2021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市、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彭山區人口數量為32.82萬人,位列眉山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四川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03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640位。
歷史沿革:
眉山市彭山區在戰國時期,為蜀國之地。
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后,設置郡縣,置武陽縣,屬蜀郡。
南朝梁武帝天監四年(505年),分武陽縣地置靈石縣(約今彭山縣境)。
梁大同十年(544年),改靈石縣為犍為縣(一說為江陽縣),屬江陽郡。
西魏廢帝元欽二年(553年),撤犍為縣置隆山縣(約今彭山、新津兩縣地)。
縣治地由岷江東岸遷到岷江西岸(今彭山縣鳳鳴鎮),屬江州。
歷北周至隋,縣名無變動。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
區劃: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