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寶梵鎮 | 隸屬:蓬溪縣 |
區劃代碼:510921107 | 代碼前6位:5109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J |
長途區號:0825 | 郵政編碼:629100 |
人口數量:約9374人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冬筍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盛產冬筍而得名,故名。1984年命名為寶梵鄉冬筍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撤鄉并鎮為寶梵鎮冬筍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成立冬筍街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蓮花社區 | ~003 | 村莊 | 此處“蓮花”代指佛教形象,村名承載了群眾的美好祈愿,故名。…[詳細] |
躍進村 | ~200 | 村莊 | 當時人民群眾殷切盼望美好生活,希望快速步入理想生活,故名。…[詳細] |
井田壩村 | ~203 | 村莊 | 年間該地田壩中有一口老井,供全村人飲水,故名。…[詳細] |
寶梵村 | ~204 | 村莊 | 據查,宋朝年間,該村修建了一座寺廟,皇帝提名為寶梵寺,由此該村得名寶梵村,故名。…[詳細] |
云盤咀村 | ~206 | 村莊 | 該村中央有一處地形像云盤,此處多是堅硬的石料,以此取名為云盤咀村。…[詳細] |
長海村 | ~210 | 村莊 | 由于該村地形溝深且長,當地將長溝稱為長海,故名。…[詳細] |
鶴橋村 | ~211 | 村莊 | 原來有一座橋名為鶴橋,村名遂借取橋名為名。…[詳細] |
道德村 | ~212 | 村莊 | 境內有道德橋,村名遂借取橋名為名。1962年以前,屬鳴鳳鄉。1963年1月,屬東風人民公社,為東風二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屬龍洞鄉。1995年…[詳細] |
龍洞村 | ~214 | 村莊 | 該地有一長約50米,寬約1.5米的山洞,從外面看蜿蜒曲折、深不見底,被當地人稱為龍洞,住于此村的群眾通過選舉產生的基層自治組織。…[詳細] |
青山村 | ~216 | 村莊 | 青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一座寶梵寺得名。
基本介紹:
寶梵鎮位于蓬溪縣城西15公里,寶梵鎮屬川中盆地濕潤氣候區,具有:冬寒春早,夏熱多雨,秋季熱量充足、降雨量適中,冬季無霜期長、多云霧等特點,是茶樹生長所必備而又極其優越的氣候條件。
歷史名勝
寶梵寺
寶梵寺位于四川省蓬溪縣寶梵鎮寶梵村境內。沿成南高速公路至蓬溪入口,沿一條水泥鄉道七彎八拐再行五公里,經古鎮回龍場,過“二十四孝”之程孟宗故里,便可見一森森古寺,盤座于“峰巒結固,林木盤錯”之間,這便是“仙畫”所在地寶梵寺,這里“景致冠一方”,“勘其地理,狀若蓮花”,據明碑《寶梵寺修造記》稱:之所以在此擇地建寺,是因其地“幽勝”,可“藏焉修焉”。
寶梵寺原名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寶梵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文化旅游:
由達成鐵路蓬溪站乘汽車向北轉西行8公里,便可到達蜀中名剎寶梵寺了。寶梵寺坐落于四川蓬溪縣西15公里的寶梵鎮寶梵村獅子山中麓。肇建于北宋初年,稱羅漢院。治平元年(1064),宋英宗趙曙敕改為
廣教寺年代為清,位于寶梵鎮廣教村,類別為古建筑。2012年9月3日,廣教寺被公布為蓬溪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古建筑外檐向東、南、西、北各延伸15米為界。
任氏墓地年代為清,位于寶梵鎮廣教村,類別為古墓葬。2012年9月3日,任氏墓地被公布為蓬溪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碑外沿向東、南、西、北各延伸10米為界。
洞子灣崖墓年代為東漢,位于寶梵鎮石院村,類別為古墓葬。2012年9月3日,洞子灣崖墓被公布為蓬溪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陳祖友宅,南、西、北以各方崖墓壁向外延伸20米為界。
歷史沿革:
清光緒時設回龍場。
1951年設回龍鄉。
1981年改為寶梵鄉。
1992年9月合并設鄉。
1995年10月遷鄉址建鎮。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同意保留寶梵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