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蓬南鎮 | 隸屬:蓬溪縣 |
區劃代碼:510921114 | 代碼前6位:510921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J |
長途區號:0825 | 郵政編碼:629100 |
人口數量:約5.31萬人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2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順鳳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據查,此社區由于地處天鳳街107號與鳳英街、天順街的交匯處,故取名為順鳳社區,故名。…[詳細] |
忠交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據查,因本社區內有忠烈街和交通街兩條主要干路,故取名為忠交社區,沿用至今,故名。…[詳細] |
順河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據查,此地上游為沙壩水庫,全長2000余米,以前這里是供蓬南鎮人民飲水用;1981年后,隨著場鎮人口逐年增加,此處變為蓬南鎮的濕地公園;因這條河河流方…[詳細] |
玉旌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蓬南鎮政府廣場名叫玉旌廣場時,蓬南鎮玉旌社區故而得名,故名。…[詳細] |
農興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農興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三臺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據查,解放初,楊家寺求佛要進三個梯子、三道門,后來求佛的人越來越多,故名。…[詳細] |
輝煌村 | ~213 | 村莊 | 據傳很早以前有鳳凰在村中一山上歇息,便飛走了,隨后邊有人在山上見了一座廟,取名飛凰廟,后將飛鳳改為輝煌。故得名輝煌村,故名。…[詳細] |
鐘山村 | ~218 | 村莊 | 據查,清朝統治年間設蓬南鎮,民國20年(1931)置蓬溪第二區:地名鐘山,命名為鐘山村,故名。…[詳細] |
河嘉村 | ~221 | 村莊 | 據查,因此地曾經有條小河貫穿整個村,故得名河嘉村,故名。…[詳細] |
青村村 | ~222 | 村莊 | 據查,清朝雍正年間(1726年-1735年)建村時,有青文典在朝為官故該村名為青家溝,解放后改名為青村,故名。…[詳細] |
五家埝村 | ~245 | 村莊 | 境內修建有五家埝水庫,故名。1949年曾屬蓬溪老三區。原名仁和村,1956年為農興人民公社二大隊,劃歸蓬溪縣。1979年改名為五家埝村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金華村 | ~253 | 村莊 | 金華溝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溝名為名。…[詳細] |
復興村 | ~258 | 村莊 | 建村時,寄“民族復興,國家復興”指美好寓意命名,故名。…[詳細] |
永和村 | ~259 | 村莊 | 永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興旺村 | ~260 | 村莊 | 興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玉福村 | ~261 | 村莊 | 玉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黑龍江村 | ~262 | 村莊 | 黑龍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翔村 | ~263 | 村莊 | 三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四新村 | ~264 | 村莊 | 四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城寨村 | ~265 | 村莊 | 大城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雙新村 | ~266 | 村莊 | 雙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金草村 | ~267 | 村莊 | 金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建設村 | ~268 | 村莊 | 建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天鳳村 | ~269 | 村莊 | 天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金安村 | ~270 | 村莊 | 金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黃鶴村 | ~271 | 村莊 | 黃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石村 | ~272 | 村莊 | 長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河屏村 | ~273 | 鎮鄉結合區 | 河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常豐村 | ~274 | 村莊 | 常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堰村 | ~275 | 村莊 | 大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同盟村 | ~276 | 村莊 | 同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清道光初年,屬蓬溪、南充縣共管,取二縣首字命名。
基本介紹:
2019年,撤銷農興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蓬南鎮管轄,蓬南鎮人民政府駐南府街65號。
蓬南鎮位于蓬溪縣南端,地處二省,三市,五縣腹心,幅員面積88.6平方公里,是川東與渝西接壤的周邊二十多個鄉鎮的物質集散中心,商貿輻射面積450平方公里,覆蓋人口近百萬。交通便捷,蓬(溪)渝(重慶)路,遂(寧)武(勝)路縱貫全境,鄉村公路四通八達。轄44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372個合作社,總人口7.8萬。
蓬南鎮地處淺丘,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草豐盛,是川中著名的糧油、花生、生豬、山羊、蠶桑生產大鎮。
1995年,蓬南鎮被列為省級100個試點小城鎮之一,2003年被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蓬南鎮被命名為第二批四川省省級百強中心鎮。
2021年5月,省委宣傳部命名蓬南鎮為四川省首批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鎮。
2014年7月,蓬南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3月,被命名為2013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慧照院年代為清,位于蓬南鎮同樂村,類別為古建筑。2012年9月3日,慧照院被公布為蓬溪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古建筑外檐向東、南、西、北各延伸50米為界。
貓兒寨址年代為清,位于蓬南鎮鐵寨村,類別為古遺址。2012年9月3日,貓兒寨址被公布為蓬溪縣第五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原殘存寨墻(門)外沿向東、南、西、北各延伸10米為界。
歷史沿革:
清宣統年間設蓬南鎮,民國20年(1931年)置蓬溪第二區區暑,民國29年(1940年),置蓬南鄉,1950年為蓬南鄉。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復設鄉。
1985年改置鎮。
1992年東升、惠民、勝利3鄉并入。
2019年9月1日,根據遂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蓬溪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遂府函〔2019〕9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