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街子社區 | 隸屬:麗春鎮 |
區劃代碼:510182103001 | 代碼前6位:51018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川A |
長途區號:028 | 郵政編碼:61193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指古時此處有很多植物花草,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花街子社區確定為第四批四川省綠色社區。
基本介紹:
麗春鎮花街子社區 地處麗春鎮政治文化中心,東接關渠社區,北靠白鶴社區,西接花棚社區,南臨天順村。交通樞紐發達,且社區麗蓉大道是連接彭州市中心和郫縣唐昌交通樞紐,也是通往都江堰、溫江等周邊城市的主干線,交通十分便利。
現花街子社區是由原平橋村、花街子(包括正花街、康家巷、雞市街、丹平街、祥云路以及新麗路、麗蓉大道和濱河路)和通江三村合并而成,轄19個村民小組,1873戶(農村戶數992戶,街村居民881戶,其中農村低保51戶90人,城鎮低保56戶75人,五保戶有8戶,分別是劉全貴、謝志芳、舒開村、尹獻剛、王成芬、徐德富、劉期元和張瑤)。優撫享受對象26人。總人口約4853人,總面積約5.8平
歷史沿革:
南宋時已有花街一名;清雍正九年(1731)設場,即麗春場,又名花街子;1962年成立街村,即二十二大隊;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考證“花街子”為集市,相鄰的“平橋大隊”曾名麻柳大隊,屬麗春公社,另一相鄰的“通江大隊”原為九大隊,屬北君平公社;1983年平橋大隊、通江大隊更名平橋村、通江村,分屬麗春鄉、北君平鄉;2004年,以麗春場街村為基礎,設立花街子社區,北君平鎮整體并入麗春;根據2005年彭州市人民
周邊相關:
花街子社區附近有彭州丹景山風景區、寶山旅游景區、白鹿音樂旅游景區、彭州九峰山風景名勝區、龍門山風景名勝區、中華蝴蝶生態城等旅游景點,有彭州萵筍、彭州大蒜、九尺板鴨、彭州川芎、桂花陶瓷、滴油水餃等特產,有彭縣肥酒釀造技藝、桂花土陶傳統制作技藝、軍屯鍋魁制作技藝、川劇圍鼓、鬧年鑼鼓、天彭牡丹花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