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涵水鎮 | 隸屬:平昌縣 |
區劃代碼:511923105 | 代碼前6位:51192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Y |
長途區號:0827 | 郵政編碼:636400 |
轄區面積:約40.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278人 |
人口密度:約18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涵水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街旁小河源遠流長,納個溪,匯眾壑,故名。…[詳細] |
禪林社區 | ~002 | 村莊 | 禪林寺位于該社區境內,社區遂借取寺名為名。…[詳細] |
花橋社區 | ~003 | 村莊 | 附近花生橋基下游有一石,形似花生粒,社區遂以“花橋”為名。…[詳細] |
慶豐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此名寓意喜慶豐收,為紀念當年豐收的喜悅之情,故名。…[詳細] |
幸福村 | ~202 | 村莊 | 此名寓意寄托了當地群眾希望生活幸福美滿的美好愿望,故名。…[詳細] |
海峰村 | ~207 | 村莊 | 海峰庵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庵名為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涵水鎮因巴河水經平昌從北到南自上而下順流,而涵水河從西到北逆流到白衣大河咀與巴河匯流,有“倒流60里”的民間史話,故曰“涵水”。
基本介紹:
平昌縣轄鄉。1940年置涵水鄉,1946年從達縣劃歸平昌,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23公里。面積40.5平方公里,人口1.5萬。達(川)廣(元)省道公路過境。轄慶豐、幸福、蟬林、花橋、五廟、棗坪、海峰、安坪8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油菜子,特產柑橘、花生。養殖業以生豬、蠶、淡水魚為主。
榮譽排行:
2013年2月,2012年度四川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涵水鎮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清康熙年間(1662年至1722年),名涵江關。
民國時期,屬達縣。
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為涵水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為涵水鄉公所,直至新中國成立。
1949年,劃歸平昌。
1951年,成立涵水鄉。
1958年秋,涵水鄉改為涵水公社。
1981年,由涵水公社改為涵水鄉。
1993年7月,涵水鄉隨平昌縣歸屬巴中地區管轄。
2001年,由涵水鄉改為涵水鎮。
區劃: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涵水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