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伊瓦岱惹村 | 隸屬:白馬藏族鄉 |
區劃代碼:510727213201 | 代碼前6位:510727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255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轄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藏語音譯為“伊瓦岱惹”,意為該由四條溝所屬組成的村落,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11月,四川省2019年文化扶貧示范村名單出爐,伊瓦岱惹村上榜。
基本介紹:
伊瓦岱惹村處九環沿線上,幅員面積110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羅通壩、馱駱加一組、馱駱加二組、上殼子),全村有可播種面積1600畝,全村共有108戶,332人,其中羅通壩38戶122人、馱駱加一組23戶73人、馱駱加二組20戶63人、上殼子27戶74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40人,16歲以下未成年人41人。該村自然條件差、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村產業發展單一,村民經濟來源主要靠種植藥材、蔬菜、養牛養蜂和外出務工,全村集體經濟收入25180元。伊瓦岱惹村黨支部共有黨員12人,年齡結構方面:男性黨員9名,女性黨員3名,60歲以上黨員2人,60歲以下黨員10人。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52人,貧困村
歷史沿革:
原為伊瓦岱惹部落,宋末屬龍州三寨長官司白馬寨轄地,歷元、明、清至1940年始隸黃羊特編鄉,1945年隸黃羊鄉,1949年隸又新鄉,1950年8月恢復土司、番官、頭人制度,隸黃羊大部落,1951年9月設白馬大部落,1956年10月民主改革結束,建白馬民族鄉,1959年10月成立白馬人民公社,為紅旗大隊,1962年5月改建為白馬藏族鄉,1965年9月省人委劃鄉境西北部334.18平方公里建立王朗自然保
周邊相關:
伊瓦岱惹村附近有平武報恩寺、平武印象梅林景區、白馬風情、小河溝自然保護區、虎牙大峽谷、虎牙藏族鄉等旅游景點,有平武黃牛、平武中蜂、平武大紅公雞、平武厚樸、平武果梅、平武天麻等特產,有跳曹蓋、羌族碉樓營造技藝(平武)、四川手工剪紙(平武剪紙)、白馬藏人蜂蜜酒制作工藝、白馬風俗、白馬藏人咂酒制作工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藏族鄉·伊瓦岱惹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