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雙龍村 | 隸屬:壩子鄉 |
區劃代碼:510727202201 | 代碼前6位:510727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255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轄區面積:約16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烏龍廟河與盤龍灣河匯合之處得名。
基本介紹:
雙龍村距離縣城37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0.5公里,下轄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農業人口251戶,876人,勞動力497人,外出務工180人。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0畝,林地面積1098畝,F有低保戶13戶、21人,每月補助標準260元/人,五保人口1戶、1人。雙龍村2014年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21戶, 39人,貧困發生率為4.45%,屬于非貧困村,“四個一批”摸底數據為:易地扶貧搬遷一批3人,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10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10人;醫療救助扶持一批12人。經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截止2017年底,已實現12戶,23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1.83%;今年計劃脫貧5戶,8
歷史沿革:
屬壩子鄉,壩子鄉清朝時設壩子里、黑水溝鄉團,屬壩子里鄉團,1929年設壩子里團練公所,1935年4-6月,中國工農紅軍曾在此建壩子鄉蘇維埃政府,1936年設黑壩榨聯保,1940年置雙龍鄉,屬雙龍鄉,1952年,分置壩子、黑水、巨龍三鄉,屬壩子鄉,1956年并巨龍、黑水二鄉入壩子鄉,1958年成立壩子人民公社,為雙河大隊,1981年改為雙河大隊,1984年壩子人民公社仍改名壩子鄉,設雙龍村,此后直至
周邊相關:
雙龍村附近有平武報恩寺、平武印象梅林景區、白馬風情、小河溝自然保護區、虎牙大峽谷、虎牙藏族鄉等旅游景點,有平武黃牛、平武中蜂、平武大紅公雞、平武厚樸、平武果梅、平武天麻等特產,有跳曹蓋、羌族碉樓營造技藝(平武)、四川手工剪紙(平武剪紙)、白馬藏人蜂蜜酒制作工藝、白馬風俗、白馬藏人咂酒制作工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