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橋鎮 | 隸屬:平武縣 |
區劃代碼:510727107 | 代碼前6位:510727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2550 |
轄區面積:約23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204人 |
人口密度:約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橋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大橋社區:有2個居民小組,即大橋組和新乾組。…[詳細] |
河口村 | ~201 | 村莊 | 該處位于大橋河與涪江河的匯入口得名,故名。…[詳細] |
新乾村 | ~203 | 村莊 | 新乾村在歷史上是白馬番人的聚居地,隸土知事管轄,宋《元豐九域志》稱乾陂寨,建鄉時,取“新”即群眾希在新的政權、新時代下早日邁入新的好生活,故得名,故名…[詳細] |
大城村 | ~204 | 村莊 | 土改期間,境內田地經改造后形似城墻得名。…[詳細] |
田壩村 | ~207 | 村莊 | 境內有幾處面積很大的旱田得名。田壩村原屬于新乾鄉,原新乾鄉下轄寺坪、河口、新乾、大城、大巖、觀屏、田壩7村,新乾鄉在宋時屬乾陂寨,明代設瀝鼻寨,屬乾陂…[詳細] |
新營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據說太平天國時期石達開曾在此安營扎寨,解放前稱為老營坪,解放后,邁入了社會主義新時代,故取“新”字,沿用“營”字得名,故名。…[詳細] |
安豐村 | ~209 | 鎮中心區 | 解放后,群眾期盼民族安定團結,五谷豐登之意,故名。…[詳細] |
金寶村 | ~211 | 村莊 | 因境內有金寶寺,村民遂借取寺廟命名,故名。…[詳細] |
大安村 | ~213 | 村莊 | 取大安之名是群眾希望子孫后代要自力更生,才能換來生活安定、安居樂業,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舊時有一座鐵索橋而得名。
基本介紹:
平武縣大橋鎮因原治地有一座木橋而得名,位于涪江上游、縣城西南方向,地處盆地山地及盆周山地向青藏高原過度地帶,南高北低,最高海拔3547米,最低海拔1100米,距縣城42公里,幅員面積289平方公里,大橋鎮轄區內有9個村社,總人口約7300人。東與舊堡鄉,南與寬壩國有林區,西與土城鄉,北與闊達鄉及水晶鎮相連,境內有豐富的金礦、汞礦等礦產資源和林業生態資源,大橋鎮地處盆周山地及盆周山地向青藏高原過度地帶,南高北低,最高海拔3547米,最低海拔1100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常年平均氣溫在16℃——18℃。氣候溫和,日照充沛,四季分明,降水量豐沛,水系發達,非常有利于植被生長。
大橋鎮特色
歷史沿革:
宋屬乾陂寨。
明屬老鷹寨。
清屬舊堡子鄉團。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舊橋團練公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土城鄉。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屬舊堡鄉。
1951年,設大橋鄉,俗城關區;后屬水晶區。
1958年10月,鄉改公社。
1960年,設大橋區。
1984年,公社改鄉。
1992年9月,鄉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