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新鎮 | 隸屬:三臺縣 |
區劃代碼:510722120 | 代碼前6位:51072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B |
長途區號:0816 | 郵政編碼:621000 |
轄區面積:約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6萬人 |
人口密度:約50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中新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中新社區轄1個居民小組,686戶總人口1412人。
中新社區村黨支部,在冊黨48名,其中:男黨31人,女黨17人,外出流動黨員12名,支部黨員平…[詳細] |
樂加社區 | ~002 | 鄉中心區 | 中新鎮樂加社區轄1個居民小組,851戶總人口2431人。
中新鎮社區村黨支部,在冊黨23名,其中:男黨17人,女黨6人,外出流動黨員12名,支部…[詳細] |
安樂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安樂村轄12個村民小組,1463戶總人口4121人。耕地面積2071畝,全村水泥道路近23公里,塘堰19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安樂…[詳細] |
高新村 | ~202 | 村莊 | 高新村轄11個村民小組,1275戶總人口3334人。幅員面積6.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30畝,全村通水泥道路近17.8公里,塘堰20余口,小二型水…[詳細] |
金鉤村 | ~204 | 村莊 | 金鉤村轄14個村民小組,1206戶總人口3360人。耕地面積3385畝,全村水泥道路近15公里,塘堰13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金鉤村黨支部設…[詳細] |
大林村 | ~206 | 村莊 | 大林村轄9個村民小組,858戶總人口2199人。耕地面積2258畝,全村水泥道路近25公里,塘堰8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大林村黨支…[詳細] |
革新村 | ~207 | 村莊 | 革新村轄12個村民小組,1348戶總人口3552人。耕地面積3329畝,全村水泥道路近12公里,塘堰10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革新村黨支部設…[詳細] |
五碑村 | ~210 | 村莊 | 五碑村轄10個村民小組,1216戶總人口3014人。耕地面積2100畝,全村水泥道路近10.8公里,塘堰11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詳細] |
天府村 | ~216 | 村莊 | 天府村轄7個村民小組,576戶總人口1883人。耕地面積2600畝,全村水泥道路近10公里,塘堰10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天府村黨…[詳細] |
來福村 | ~217 | 村莊 | 來福村轄9個村民小組,825戶總人口2491人。耕地面積2098畝,全村水泥道路近12公里,塘堰13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來福村黨…[詳細] |
大眾村 | ~218 | 村莊 | 大眾村轄8個村民小組,820戶總人口2342人。耕地面積1980畝,全村水泥道路近10公里,塘堰13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大眾村黨支部設有…[詳細] |
廣林村 | ~219 | 村莊 | 廣林村轄10個村民小組,1084戶總人口3551人。耕地面積2900畝,全村水泥道路近7.4公里,塘堰14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廣林村黨支…[詳細] |
金雞村 | ~220 | 村莊 | 金雞村轄15個村民小組,1166戶總人口3852人。耕地面積3650畝,全村水泥道路近16公里,塘堰14口,實現了道路村通、社通。
金雞村黨支部…[詳細] |
地名由來:
中新鎮原名“中興場”,明朝嘉靖年間,在今中新場鎮建有一廟,名常樂寺,屬樂嘉危月鄉管轄。起初尚無集市,鄉人只有到二十里以外的樂嘉場(今樂加鄉)、香山場(今射洪縣香山鎮)或三十五里外的潼川、射洪(今射洪金華鎮)趕集,途中常遭兵匪劫掠,多有不便,于是有鄉人在寺外開設幺店,進行少量柴米、農具交易。民國7年逐漸添建房屋,形成街道,民國9年興場,名中興場,取義地處樂加、香山、潼川、金華之間。
基本介紹:
中新鎮治地位于縣城南16公里,距射洪33公里,與射洪市金華鎮豐隆相連,距綿陽市64公里,位處綿陽市和三臺縣的最南端,幅員總面積66.99平方公里,場鎮面積0.9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1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6272人,13571戶。其中農業人口32270人;耕地面積1939.4公頃,森林面積2373公頃,森林覆蓋率35%。主要河流兩條(青林溪、流方溪)全長18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降水量為789毫米,無霜期年平均284天。
歷史沿革:
清乾隆時,于今樂加集市附近磨家灣建場,名“磨家場”。
請光緒年間遷至現址新建場鎮,諧音更名“樂嘉場”。
清末民初,三臺縣設4路28鄉,中新、樂加屬南路危月鄉(駐樂嘉場)管轄。
民國9年,川戰迭起,各地加強團練組織,分上、下鄉,設團練辦事處。
同年,常樂寺興場,名中興場,取義地處樂加、香山、潼川、金華之間。
危月上鄉駐中興場,危月下鄉駐樂嘉場。
民國14年,設中興場、樂嘉場為鄉團甲公所。
民國24年,改設為中興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