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洛若鎮 | 隸屬:色達縣 |
區劃代碼:513333102 | 代碼前6位:513333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V |
長途區號:0836 | 郵政編碼:626600 |
轄區面積:約545.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下洛若村 | ~205 | 鎮中心區 | 藏語,意為“洛若鎮下面的村子”。下洛若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8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上洛若村 | ~206 | 村莊 | 藏語,意為“洛若鎮下面的村子”。上洛若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8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瓦各村 | ~207 | 村莊 | 藏語,意為“部落先祖姓氏”。瓦各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8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曲西村 | ~208 | 村莊 | 藏語,意為“早年間發現一個狗窩”。曲西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8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日冉村 | ~209 | 村莊 | 藏語,意為“很強大的部落”。日冉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8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扎瑪村 | ~210 | 村莊 | 藏語,意為“紅色的山溝巖”。扎瑪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8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知青村 | ~211 | 村莊 | 藏語,意為“巖石上的白色標記”。知青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8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沙瑪村 | ~212 | 村莊 | 藏語,意為“紅色的山溝”。沙瑪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8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甲西村 | ~213 | 村莊 | 甲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甲修村 | ~214 | 村莊 | 藏語,意為“部落先祖之名”。甲修村成立于1960年2月,村委會于2008年由色達縣人民政府批準建立,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五明佛學院社區 | ~400 | 特殊區域 | 加西左翼村:位于洛若鎮東北部的野生動物保護區,距離縣城79公里、鎮政府59公里,全村50戶,254人,面積約102平方公里。…[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洛若寺,洛若為藏語音譯,系遠祖之名。
基本介紹:
色達縣轄鄉。1960年置洛若鄉,1973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2公里。面積545.3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阿交、洛若、曲西、甲修4個村委會。以牧業為主,主要飼養牦牛、綿羊、山羊。礦產有黃金、銅、鋅等,有蟲草、貝母等名貴藥材,始建于清雍正六年的洛若寺在境內。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洛若鎮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鄉鎮(街道)名單。
2014年7月,洛若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1960年,設洛若鄉。
1973年,鄉改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
2013年,撤鄉設鎮,轄原洛若鄉所屬行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