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禾豐鎮 | 隸屬:什邡市 |
區劃代碼:510682106 | 代碼前6位:51068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F |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500 |
轄區面積:約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2萬人 |
人口密度:約66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三圣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三圣村由原三圣村和原磚橋村兩村合并而成,緊鄰集鎮和什邡城區,現有17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305畝,全村共有1245戶農戶,農業人口3824人,該村具…[詳細] |
谷華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谷華村由原朝園村和原谷華村兩村合并而成,坐落在禾豐集鎮周邊,緊鄰集鎮,德什公路穿境而過,距什邡城區3.5公里,現有16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945畝,…[詳細] |
鎮江村 | ~203 | 村莊 | 鎮江村由原松柏村和原鎮江村兩村合并而成,坐落在禾豐集鎮西北,靠石亭江邊,距集鎮3公里,禾豐鎮工業集中發展區位于其境內。現有17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8…[詳細] |
龔林村 | ~204 | 村莊 | 龔林村由原龔林村和原桔林村兩村合并而成,坐落在禾豐鎮東北,距集鎮2公里,旌彭公路穿境而過,與綿竹隔河相望,現有23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3610畝,全村…[詳細] |
和平村 | ~205 | 村莊 | 和平村由原和平村和建華村兩村合并而成,坐落在禾豐集鎮以東,沿德什公路,距集鎮4公里,現有13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3161人,總戶數1067戶,耕地面…[詳細] |
文順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文順村由原集泉村和文順村合并而成,現有14個村民小組,全村總人口3296人,總戶數為1084戶,耕地面積3074畝,該村充分利用土質沙泡的特點,發展種…[詳細] |
木泉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木泉村由原玉泉村和木泉村合并而成,坐落在禾豐集鎮中心,德什公路穿境而過。全村幅員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23畝;全村轄16個組,共有農戶1111戶…[詳細] |
地名由來:
原為三圣渡口,因常遭水災,清嘉慶年間,縣令紀大奎組織群眾筑堤治水,修街坊,造良田,來年五谷豐登,取禾苗豐收,五谷豐登之意,名禾豐場。
基本介紹:
在什邡縣東南角。面積29平方公里。人口2.5萬。轄1居委會、14村委會。1949年為禾豐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88年改建鎮。盛產煙葉,特產雙芯頭。有畜產品加工、化肥、機磚、花炮、建筑等鎮辦企業。有中小學14所,衛生院1所。縣痔瘺醫院設此。鎮人民政府駐地禾豐場,在方亭東北5公里。人口 1 000 。清嘉慶時建場,取人壽禾豐之意得名。有鋅肥、-等廠。有鄉村公路西接廣漢—木瓜坪公路。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禾豐鎮入選2019年四川省衛生鄉鎮(街道)名單。
歷史沿革:
"清初屬什邡縣方亭鄉方三圖;1914年屬四區下段;1935年為一區四聯保;1940年推行新""縣""制,名禾豐鄉;1950年為禾豐鄉農協會;1952年土改建政分置為和平、禾豐兩鄉,1954年將禾豐鄉5、6、7村劃給雙盛鄉,一個組劃給皂角鄉;1956年兩鄉合并;仍名禾豐鄉;1958年""政社和一""為禾豐人民公社;1980年地名普查時為禾豐公社;1983年改公社為鄉;1988年11月撤鄉建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