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農村 | 隸屬:全福街道 |
區劃代碼:511102010208 | 代碼前6位:511102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川L |
長途區號:0833 | 郵政編碼:61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轄區面積:約1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516人 |
人口密度:117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因村境內有普賢寺和新農社,群眾取“普”字“農”字命名為普農大隊,故名。
基本介紹:
普農村位于全福鎮東南部,距鎮政府7.5公里,分別與市中區凌云鄉、迎陽鄉、青平鎮、土主鎮接壤。全村幅員面積13平方公里,轄10個經濟社,住戶482戶,人口1516人,全村耕地1500畝,林地面積12000畝。全村村民以林業、茶葉種植和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全村村社道路總長40余公里,村道已全部硬化,全村都能通小汽車,通信覆蓋全村,沿村道的社已開通光纖、寬帶。
普農村與石農村、全福村、夏溝村、臺子村、裕農社區、溝兒口社區、三橋村、馬邊河村、翡翠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全福鄉二保。
解放后分設全福鄉新農村、1955年屬全福鄉新農初級社。
1958年屬土主公社新農管區。
1961年為全福公社新農大隊。
1967年改為紅巖大隊。
1982年取境內普賢寺的“普”字和新農社的“農”字命名為普農大隊。
1984年改為全福鄉普農村民委員會。
1992年,全福鄉并入土主鎮。
1998年6月,從土主鎮分出,恢復全福鄉。
2001為全福鎮普農村民委員會,2019年12月為全福街道普農村民委
周邊相關:
普農村附近有樂山大佛、東方佛都、烏木珍品文化博物苑、天工開物文化旅游景區、金鷹山莊、上中順特色文化街區等旅游景點,有嘉州荔枝、蘇稽米花糖、白宰雞、樂山豆腐腦、樂山苦筍、翹腳牛肉等特產,有夾江書畫紙、夾江武術、夾江國畫紙、夾江畫紙、峨眉山佛教音樂等民俗文化。
區劃: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全福街道·普農村 |